■本报记者 郝飞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作为服务“三农”的金融主力军,农信机构应紧扣这一要求,一方面持续创新信贷产品与服务模式,精准破解乡村产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筑牢产业振兴根基;另一方面以长效帮扶机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筑牢产业振兴根基
目前,各地农信机构紧扣乡村产业多样化、个性化发展需求,以特色信贷产品为抓手,以创新服务模式为支撑,精准破解产业发展中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城乡产业链深度融合、乡村产业提质增效注入金融动能。
针对乡村产业发展的差异化资金需求,各地农信机构立足县域实际,量身打造覆盖全产业链的特色信贷产品体系,让金融服务精准对接产业发展痛点。
在湖南嘉禾,嘉禾农商银行聚焦当地烤烟、种植等优势产业,创新推出“烤烟贷”“种植贷”“惠农快贷”等专项产品,为产业发展打通资金堵点。
嘉禾县普满乡逸香烟农专业合作社在扩大烟苗培育规模、保障烟农烘烤采收环节时,面临50万元流动资金缺口,嘉禾农商银行迅速响应需求,高效完成贷款审批发放,助力合作社成功培育烟苗1.41万亩,服务262户烟农顺利完成全流程生产,为当地烤烟产业稳定发展筑起坚实的金融后盾。
在产业赋能方面,农信机构进一步突破传统服务模式,以县域特色产业为锚点,构建“资源整合+模式创新+服务下沉”的立体化赋能体系,推动激活乡村全产业链条。以湖北孝感农商银行大悟三里支行为例,该支行充分立足当地“大别山名优茶叶核心产区”的资源禀赋,针对茶产业发展中茶农融资难、产业链协同弱等问题,创新打造“政府+银行+核心茶企+茶农”四方联动生态体系:政府提供政策引导与风险分担,银行整合“新农快贷”“农担贷”等适配产品降低融资门槛,核心茶企负责技术指导与产品收购,茶农专注标准化种植,形成多方共赢的产业闭环。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便捷性,该支行还推行“田间移动服务”,组织客户经理携带移动展业设备深入茶园,现场为茶农办理贷款申请、资料核验等业务,让茶农无需往返网点即可享受金融支持。这一系列服务不仅解决了当地茶农生产资金难题,还为茶农成功对接城乡电商渠道拓宽销售路径,让茶叶产品溢价进一步增大。大别山的茶香既飘进了城市消费市场,也为茶农带来了更稳定的增收空间。
南京审计大学金融风险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杨小玲对《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农信机构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促进乡村产业发展:一是构建覆盖城乡、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网络,结合实际推进物理网点下沉,合理布局普惠金融服务站、助农取款点等终端服务设施,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二是立足乡村特色产业,针对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开发专项信贷产品,精准匹配产业资金需求,破解“融资难”;三是协同推进城乡支付环境建设,支持农产品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发展,提供安全、便捷的支付结算服务。
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产业扶持与精准帮扶是重点。农信机构严格落实监管要求,对脱贫县主导产业减少抵押担保要求,扎实推进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应贷尽贷”,构建起“输血+造血”的长效帮扶机制。
赋能特色产业是农信机构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发力点,其关键在于,以精准金融服务为脱贫地区特色产业“输血”,进而培育自主发展的“造血”能力。
青海省都兰县的赵先生长期深耕青稞、藜麦等高原特色农作物种植,凭借成熟的种植技术积累了稳定收益。2025年初,为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赵先生计划承包500亩土地专项用于青稞、藜麦种植,然而在自筹部分资金后,仍有50万元的资金缺口。
这份迫切的产业需求,通过都兰农商银行的日常走访排查与“双基联动”机制被及时捕捉。了解到赵先生的种植计划与资金困境后,该行迅速响应,由客户经理与行领导组成专项小组开展实地考察:一方面核实赵先生的种植技术熟练度、过往收成情况;另一方面评估拟承包土地的土壤条件、灌溉设施及农作物市场销售前景。经过综合研判,该行认为项目可行性高、发展潜力良好,符合信贷支持方向。
为确保资金快速到位不耽误农时,该行启动绿色审批通道,简化流程、压缩时限,最终仅用3个工作日便为赵先生发放50万元农牧信用户贷款,精准解决其土地租赁与种植经营的资金难题。贷款支持预计可以为赵先生新增年收入30万元以上。这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带动本村8户脱贫户通过参与田间管理实现临时就业,而赵先生也凭借过硬的技术和带动能力,成为村里小有名气的“高原种植技术能手”。
小额信贷是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金融工具,农信机构通过简化申贷流程、优化信贷政策,持续打通金融资源流向脱贫户的“堵点”,确保资金精准滴灌至脱贫户生产经营场景,为其培育内生发展动力提供坚实支撑。比如,山西临县农商银行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宣传动员:在面上,由各网点负责,逐村通过刷标语、发放宣传单、微信群推送等形式广泛宣传小额信贷政策;在点上,由各行政村“两委”、网格员负责,按网格逐户“点对点”讲解申请条件与流程,确保帮扶脱贫户“一个也不能少”。为快速将脱贫户嵌入产业链条、形成规模效应,临县农商银行各支行立足于区域特色产业,加强对脱贫户的产业指导,引导脱贫户围绕本地优势特色产业使用小额信贷,既以小成本享受到当地成熟的技术支持、销售渠道和规模优势,又有效规避了市场风险。
杨小玲认为,农信机构应从以下几方面构建常态化、可持续的金融支持机制:一是继续落实小额信贷政策,结合实际提供免抵押、免担保和财政贴息等支持,助力脱贫户发展产业、稳定就业;同时加强动态跟踪,及时研判风险,灵活调整帮扶措施;二是加强与保险机构合作,因地制宜推广价格保险、收入保险、健康意外险等普惠保险产品,重点防范因病因灾因意外导致的返贫风险,为困难群体筑牢风险屏障;三是持续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完善信用信息档案,实施差异化授信,营造“守信受益”的良性环境,提升金融服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展望未来,农信机构将在农村基础设施升级、特色产业培育等领域持续发力,既当好城乡融合发展的“连接器”,也做好脱贫户稳定增收的“守护者”,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更持久的金融力量。
| 12:18 | 哈尔滨香坊区高端电气装备智能制... |
| 17:34 | 《农村金融时报》简介 |
| 14:26 | 农行玉溪分行年内投放二手房贷款... |
| 14:24 | 农发行新干县支行铺就乡村振兴“... |
| 14:20 | 农发行峨眉山市支行支持和美乡村... |
| 14:19 | 农发行桂林临桂支行贷款余额突破... |
| 14:14 | 农发行鹤峰县支行首次“尝鲜”粮... |
| 14:14 | 湖北沙洋农商银行创新推出“好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