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磊
近年来,作为扎根山西乡宁本土的金融主力军,乡宁农商银行致力于破解资源型县域金融配置失衡的痛点,以党建为引领、以创新为引擎、以服务为纽带,构建起“精准滴灌+高效赋能”的金融服务体系,让金融活水持续浸润田间地头与厂房车间,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助力特色产业结出“致富果”
“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看着仓库里一袋袋整齐码放着的苹果,乡宁县昌宁镇龙鼻村果农王新爱满心欢喜。王新爱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龙鼻村海拔1000多米,这里产出的“北垣苹果”果形饱满、色泽诱人、口感脆甜。依托村里独特的自然条件,她从十几年前就开始种植苹果,2023年,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升苹果质量,她从吉县引进结果早、产量高、更具市场潜力的“中矮化”品种苹果树。引种占用了她大量资金,导致果园正常运转的资金变得捉襟见肘,她向乡宁农商银行提出了贷款申请。该行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上门调研,只用不到半天时间,10万元贷款就顺利批了下来。她立刻用这笔资金采购了有机肥和种植工具,并组织工人抓紧时间栽种。如今,一年多时间过去了,王新爱引进的“中矮化”苹果树长势喜人,部分果树已经开始挂果。
“在农商银行的支持下,我调整了种植结构,今年套种的油葵和花生收成不错,晚熟红富士苹果也迎来了丰收,差不多采收了4万斤,‘中矮化’苹果品种明年会大范围挂果,收入肯定会比今年高很多。”王新爱说。
乡宁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乡宁作为山区农业县,花椒、苹果等特色种植与畜禽养殖是农户增收的支柱产业。乡宁农商银行创新推出“微网格+3D地图+电子台账”立体化服务模式,将全县130个行政村、11个社区划分为190个微网格,通过航拍测绘绘制“村情图”“民情图”,建立涵盖农户资产、需求、信用状况的动态台账,实现“户户有对接、需求快响应”。该行还选派120余名党员骨干担任“金融村官”,携带移动终端开展“脚板+平板”上门服务,今年以来截至10月下旬,已累计服务农户超2.3万人次,覆盖全县85%的行政村。
针对不同农户的不同需求,该行打造多元化信贷产品“超市”,推出“兴隆贷”“妇女创业贷”等特色产品,精准匹配种植、养殖、农产品流通等场景,重点支持花椒、苹果种植基地扩建和畜禽养殖场升级,让“小特产”逐步发展为乡村振兴的“大产业”。该行还主动减免不动产抵押登记费、评估费等相关费用,为农户减负,切实降低农户融资成本。
做小微企业成长的贴心伙伴
小微企业是县域经济的“毛细血管”,但融资难、融资贵、审批慢一直是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融资瓶颈。乡宁农商银行打破“垒大户”传统模式,推行“专项额度+专业团队+专属通道”三专机制,为小微企业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让金融支持更有温度、更有效率。
为了让小微企业“轻装上阵”,该行积极申请支小再贷款,紧跟LPR行情优化利率定价机制,多次下调贷款利率。针对企业续贷需求,该行推出无还本续贷服务,避免小微企业资金周转“断档”。该行还依托“银商”平台整合金融数据与线下走访信息,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贷款审批效率提升40%以上。
今年以来,截至10月下旬,该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新增0.61亿元。同期,有3家企业通过农商银行的金融支持完成技术升级与产能扩张,其中有2家年产值突破千万元,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此外,该行还常态化开展“金融知识进商圈”活动,讲解信贷产品、防范金融诈骗等知识,累计开展宣讲60余场,覆盖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超3000人次。
上述乡宁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乡宁农商银行以实际行动践行普惠金融使命,用精准的产品、高效的服务、务实的举措,成为“三农”发展的坚强后盾、小微企业成长的贴心伙伴。
 | 12:18 | 哈尔滨香坊区高端电气装备智能制... | 
| 17:34 | 《农村金融时报》简介 | 
| 14:26 | 农行玉溪分行年内投放二手房贷款... | 
| 14:24 | 农发行新干县支行铺就乡村振兴“... | 
| 14:20 | 农发行峨眉山市支行支持和美乡村... | 
| 14:19 | 农发行桂林临桂支行贷款余额突破... | 
| 14:14 | 农发行鹤峰县支行首次“尝鲜”粮... | 
| 14:14 | 湖北沙洋农商银行创新推出“好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