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余连斌
清晨,天光未亮,云南师宗县法雨村委会清水沟的山坳还浸在晨雾中,一盏暖黄的灯火已亮起。师宗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师宗县联社”)客户经理小邓驱车抵达时,养殖户牛师傅正打着手电在猪舍里忙碌。
“这批生猪再养一个月就能出栏了。”牛师傅站在食槽前,看着争相进食的猪群,欣喜地对记者说:“多亏了农信社发放的那笔贷款,让我能安心把养殖场办下去。”
作为深耕“三农”一线的金融主力军,师宗县联社始终将支持特色产业发展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今年3月我们走访时,牛师傅正为资金短缺而犯愁。”师宗县联社客户经理小邓向记者回忆道。彼时,饲料价格波动加上计划扩栏,牛师傅虽有扎实的养殖技术、规范的日常管理,却陷入“有技术缺资金”的困境。
师宗县联社客户经理随即对养殖场展开实地考察。通过查看防疫记录,确认每一批生猪的健康监测数据是否完整,了解其分阶段饲养流程是否科学。在此基础上,该联社迅速启动绿色审批通道,及时为牛师傅发放50万元经营性贷款。
“这笔钱一来,我先囤了3个月的饲料,又升级了通风和温控设备,总算把‘卡脖子’的问题解决了。”牛师傅说。
如今走进牛师傅的养殖场,记者看到,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猪被分栏饲养,栏舍干净整洁,自动喂料机匀速运转,饲料仓库里储备充足。“不仅仅是资金的支持,农信社还经常派技术员来指导,帮我优化养殖流程。”牛师傅指着墙上的“养殖管理台账”说,上面详细记录着联社技术员的指导建议。
“农信社的信贷支持从来不是‘一贷了之’,而是‘扶上马再送一程’。”师宗县联社相关负责人向《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针对养殖户的需求,该联社推出“融资+融智”服务模式,在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还联动农业技术部门,为农户提供防疫、饲养、市场行情分析等配套服务。这种“精准滴灌”不仅让像牛师傅这样的个体养殖户实现从“维持生存”到“扩大发展”的跨越,更在当地形成“一户带多户、多户连成片”的产业集群效应,推动生猪养殖向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转型。
如今,牛师傅的养殖场已成为师宗县联社服务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板。针对当地特色产业,师宗县联社除了提供“养殖贷”外,还推出“烟农贷”“水果种植贷”“乡村振兴系列贷款”等特色金融产品。截至2025年9月末,该联社本年度已累计投放涉农贷款超23亿元,支持生猪、烤烟、水果等特色产业项目,直接带动超万户农户增收致富。
站在养殖场门口,望着远处层峦叠翠的山峦,牛师傅感慨道:“有了农信社的陪伴,我们搞养殖的腰杆更硬了、底气更足了。”这句朴素的话,道出了当地万千农户的心声,也彰显了师宗县联社以金融之力服务乡村振兴的初心与担当。
(通讯员邓华彪、周星邑对本文亦有贡献)
| 12:18 | 哈尔滨香坊区高端电气装备智能制... |
| 17:34 | 《农村金融时报》简介 |
| 14:26 | 农行玉溪分行年内投放二手房贷款... |
| 14:24 | 农发行新干县支行铺就乡村振兴“... |
| 14:20 | 农发行峨眉山市支行支持和美乡村... |
| 14:19 | 农发行桂林临桂支行贷款余额突破... |
| 14:14 | 农发行鹤峰县支行首次“尝鲜”粮... |
| 14:14 | 湖北沙洋农商银行创新推出“好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