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磊 通讯员 侯同林
近年来,作为扎根县域的金融机构,山西孝义农商银行始终坚守服务“三农”和小微的市场定位,以“下沉式”服务构建普惠金融立体网络,通过织密服务网络、创新信贷供给、深化数字赋能,将金融活水精准引向乡村“神经末梢”,持续打通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构建“全覆盖”网络 让服务“触手可及”
该行充分发挥地方法人银行“点多面广”的天然优势,构建起覆盖全域的分层服务体系。目前,其38个营业网点实现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全覆盖,102个农村金融服务站延伸至所有200人以上的行政村,形成“乡镇有网点、村村有站点”的服务格局。
在此基础上,该行投入专项资金推进网点智能化改造,新增智能柜员机、自助终端等设备,让乡村客户享受到与城区同质的现代化金融服务。针对偏远村落群众办事不便的问题,该行组建23支“红马甲”金融服务队,通过驻村办公、背包银行、移动柜台等方式,累计行程超10万公里,实现“基础业务不出村、综合业务不出镇”的服务承诺。
创新信贷供给 为产业注入动能
围绕乡村振兴多元化融资需求,该行精准发力,破解“融资难、融资贵、担保难”的痛点。
在机制建设上,该行强化顶层设计,提高“支农支小”考核权重,明确信贷投放目标,引导资源向“三农”领域倾斜。
在产品创新上,该行推出“惠农贷”“乡村振兴先锋贷”“养殖订单贷”等系列特色产品,重点扶持孝义核桃、梧桐山药等地方特色农业,精准赋能畜禽养殖、设施蔬菜、果蔬采摘等产业集群发展。通过推行网格化整村授信,对辖内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村摸排、精准画像,建立动态农户档案,实现偏远乡镇授信覆盖率提升至98%,做到“应贷尽贷、应贷快贷”。
深化数字赋能 让服务高效便捷
面对农村数字化发展趋势,该行推动普惠金融服务从线下向线上延伸,构建“物理网点+自助银行+移动金融”三维服务体系。
一方面,该行将智慧村务、电子商务、便民服务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升级线上服务平台,实现贷款申请、审批、放款全流程线上办理,让农户“手机点一点,资金到账快”。另一方面,该行依托“政银企+政银农”网格化对接体系,建立融资需求台账,提供“保姆式”全程金融服务,同步开通便捷结算通道,解决农产品收购旺季现金调拨成本高、风险大等问题。同时,通过金融服务点常态化开展金融知识宣讲,普及征信、反诈等知识,提升乡村群众金融素养。
| 12:18 | 哈尔滨香坊区高端电气装备智能制... |
| 17:34 | 《农村金融时报》简介 |
| 14:26 | 农行玉溪分行年内投放二手房贷款... |
| 14:24 | 农发行新干县支行铺就乡村振兴“... |
| 14:20 | 农发行峨眉山市支行支持和美乡村... |
| 14:19 | 农发行桂林临桂支行贷款余额突破... |
| 14:14 | 农发行鹤峰县支行首次“尝鲜”粮... |
| 14:14 | 湖北沙洋农商银行创新推出“好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