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余连斌
在云南凤庆县勐佑镇一处依山傍水的胡蜂培育研发合作基地里,曾经嗡嗡作响的蜂巢如今一片寂静。养殖户廖大哥看着空荡荡的蜂箱,心中百感交集。这位与胡蜂打了多年交道的“老把式”,2024年因一场意外的管理失误,导致在室内精心培育的最后一批胡蜂几乎全军覆没。
胡蜂,当地人俗称“葫芦蜂”,其幼虫因蛋白质含量极高、风味独特,颇受当地人喜爱,已成为一道极受欢迎的特色佳肴,市场需求旺盛、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可观。然而,高收益也伴随着高风险,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不仅让廖大哥一家的收入来源骤减,更让他继续养殖的资金链断裂。
一筹莫展之际,凤庆农商银行辖内勐佑支行客户经理在“惠融万企,深耕农小”活动中了解到了他的困境。作为合作多年的“老朋友”,勐佑支行没有过多犹豫,迅速完成实地调查与信用评估,认为其养殖技术成熟、供货渠道稳定,其创业项目和还款意愿依然可靠。本着“扶上马,再送一程”的原则,高效为其办理了30万元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为他的胡蜂养殖“二次创业”注入至关重要的启动资金。
“真没想到,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农商银行拉了我一把。”收到贷款资金的廖大哥向记者感慨道,“这笔贷款不仅是启动资金,更是我从头再来的信心和底气。”
对廖大哥的金融帮扶,是凤庆农商银行支持特色养殖业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我行围绕县域特色养殖业精准施策,打出了一套金融服务组合拳:创新推出‘乡村振兴云牧贷’等专项信贷产品,有效破解养殖户融资难题;大力优化审批流程,确保资金精准快速直达;开展乡村振兴‘首贷’活动,对信用良好、有发展意愿的养殖户执行利率优惠,切实降低融资成本。”凤庆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向《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截至9月末,凤庆农商银行今年以来累计发放特色养殖贷款32982笔、金额8.05亿元,为8199户农户及中小微企业送上资金“及时雨”。
真正的金融支持,不仅要为顺风顺水者“锦上添花”,更要为遭遇逆境者“雪中送炭”。从为受困的廖大哥重振胡蜂养殖,到助力众多养殖业发展壮大,始终彰显着凤庆农商银行支农支小的责任与担当。
接下来,凤庆农商银行将持续聚焦地方特色产业,通过精准滴灌,助力更多老百姓吃上“特色饭”、走稳“致富路”,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通讯员李明芳对本文亦有贡献)
12:18 | 哈尔滨香坊区高端电气装备智能制... |
17:34 | 《农村金融时报》简介 |
14:26 | 农行玉溪分行年内投放二手房贷款... |
14:24 | 农发行新干县支行铺就乡村振兴“... |
14:20 | 农发行峨眉山市支行支持和美乡村... |
14:19 | 农发行桂林临桂支行贷款余额突破... |
14:14 | 农发行鹤峰县支行首次“尝鲜”粮... |
14:14 | 湖北沙洋农商银行创新推出“好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