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余连斌 通讯员 邓琳丽
近年来,云南曲靖市麒麟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麒麟区联社”)以“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为重要载体,坚持“走出去、沉下去、融进去”工作方针,变“被动等待”为“主动服务”,通过精准的需求摸排、灵活的方案定制和高效的业务办理,为辖内广大小微企业注入金融动能,有力支持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主动前移精准摸排企业需求
麒麟区联社打破传统“坐等客户上门”的服务模式,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和名单制走访,客户经理团队深入工业园区、田间地头、商业街区,对辖内小微企业进行“地毯式”拜访,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企业的经营现状、发展规划、技术优势以及在融资、结算、理财等方面的具体需求,并建立起“一户一档”动态信息库。
这种“零距离”的服务模式,不仅拉近了银企关系,更使得金融服务的供给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实现无缝对接,为后续精准提供信贷支持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企一策破解企业融资瓶颈
针对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的“短、小、频、急”融资特点和缺乏足额有效抵押物的现实痛点,麒麟区联社坚持“一企一策”原则,摒弃“一刀切”式信贷审批标准,着力构建综合性信用评价体系,除了看重传统的财务报表和抵押物外,更加注重对企业实际控制人的品行、企业的主营业务发展前景、核心技术竞争力、上下游供应链稳定性以及真实经营流水等“软信息”的挖掘和评估。
通过这种灵活、务实的综合研判,该联社为许多有市场、有前景但缺乏传统抵押物的优质小微企业量身定制融资方案,有效破解其发展中的资金瓶颈。
典型案例彰显农信担当与效率
对本地高新技术企业曲靖祥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成功支持,正是麒麟区联社精准服务成效的集中体现。该公司是麒麟区一家现代设施农业领域的龙头企业,其大棚蓝莓、蔬菜品质优良,市场前景广阔。2024年,该公司为了提升核心竞争力,毅然投入逾2000万元进行重大技术升级,将原有的露天种植全面改造为现代化大棚种植模式。然而,新种蓝莓需3年方能进入盛果期,大规模的前期投入导致企业在购买化肥、支付人工工资等日常经营方面出现阶段性流动资金紧张的局面。
该联社对公团队在走访中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信息后,立即启动“绿色通道”,运用“融信服”等金融科技平台,将线下调查获取的翔实信息与线上数据进行交叉验证,精准刻画企业信用画像,科学测算出既能满足企业需求又风险可控的授信额度。最终,一笔2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及时发放到位。
“这200万元真是‘及时雨’,解决了我们扩大再生产面临的后顾之忧。麒麟区联社这么贴心高效的服务,让我们对今年的发展更有信心了!”该公司负责人感慨地表示。
对该公司的支持并非个案,而是麒麟区联社服务万千小微企业的一个缩影。下一步,该联社将把“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从一项阶段性工作固化为一项常态化、制度化的长效机制,继续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持续发力,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效,努力当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和陪伴小微企业成长的“贴心人”,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源源不断的农信力量。
| 12:18 | 哈尔滨香坊区高端电气装备智能制... |
| 17:34 | 《农村金融时报》简介 |
| 14:26 | 农行玉溪分行年内投放二手房贷款... |
| 14:24 | 农发行新干县支行铺就乡村振兴“... |
| 14:20 | 农发行峨眉山市支行支持和美乡村... |
| 14:19 | 农发行桂林临桂支行贷款余额突破... |
| 14:14 | 农发行鹤峰县支行首次“尝鲜”粮... |
| 14:14 | 湖北沙洋农商银行创新推出“好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