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农金网微信

强国号

2024年10月21日

星期一
您所在的位置: 农信 > 正文

江苏盱眙农商银行金融“杠杆”撬活特色产业“贷”动乡村振兴与农户增收

2025-10-11 20:57  来源:农村金融时报 

    ■本报记者 李美丽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和农民致富的根本之策。江苏盱眙农商银行始终坚持“立足县域、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将信贷资源作为关键的金融“杠杆”,精准撬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探索出一条以金融支持产业、以产业带动农户、以农户实现增收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有效激发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创新服务机制

    推动信贷资金精准“直达”

    盱眙农商银行致力于破除农户“贷款难、贷款慢、贷款贵”的困境,通过机制创新,确保信贷资金能够高效、便捷地直达有需求的产业和农户手中。

    盱眙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对《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一是深化银政合作,确保“能贷”。该行积极与县政府、乡镇党委、政府及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对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从事龙虾养殖、虾稻共生、高效农业等特色产业的农户建立名单库,推出专项信用贷款产品,有效解决了农户缺乏合格抵押物的核心痛点,使过去“贷不了”的农户现在“能贷款”;二是做实走访摸排,引导“愿贷”。该行全面推行“网格化”营销与“整村授信”工作,组织全行客户经理联合村组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地毯式”的走访调研,全面摸排农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的融资需求。该行还通过举办产品推介会等形式,面对面讲解金融政策,算清经济收益账,消除农户“不敢贷、怕负债”的心理顾虑,变“被动等客”为“主动送贷”,激发其通过贷款扩大生产的意愿;三是优化业务流程,实现“快贷”。该行大力推广移动展业平台,实现客户经理现场受理、现场调查、现场录入系统,实现贷款申请“一次都不用跑”,极大提升了信贷投放效率和客户体验。

    构建风控体系

    保障信贷资金安全“闭环”

    盱眙农商银行始终坚守风险底线,通过构建全流程的风险管控机制,确保信贷资金放得出去、用得放心、收得回来。

    一是聚焦产业规划,强化用途管理。该行深入了解当地产业规划,协助农户选定合适的种植养殖项目,并参与制定可行的生产计划,同时联合保险公司大力推广农业保险产品,鼓励贷款户应保尽保,为产业健康发展系上“安全带”,防范自然灾害风险。

    二是捆绑管理责任,强化贷后跟踪。该行建立严格的贷后检查制度,要求客户经理按月对贷款户进行回访,实地查看项目进展、经营状况和资金使用情况,并填写《贷后跟踪检查表》。该行还将贷款质量与客户经理的绩效薪酬和责任认定挂钩,对于因贷后管理不到位形成风险的进行问责;对于管理到位、效果良好的予以激励,形成权责对等的管理机制。

    三是信用体系建设,强化还款约束。该行深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积极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工作;对信用记录良好的农户,给予更高的授信额度和更优惠的贷款利率,实行“梯度增信”;对出现贷款逾期或失信行为的,纳入失信名单管理,并在利率、额度等方面予以限制,形成“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鲜明导向。

    延伸服务链条

    促进产业融合“贷”动增收

    盱眙农商银行注重通过金融力量的引导,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价值链,帮助农户分享更多产业增值收益。

    一是推广“农商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该行重点支持红胖胖、於氏龙虾等本土龙虾加工、销售龙头企业,以及规模大、运作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鼓励其与农户建立稳定的订单收购、保底收购关系,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将小农户带入大市场,增强其抗风险能力和议价能力。

    二是创新“农商行+电商平台+农户”模式。该行紧抓“互联网+”机遇,与县电商产业园、知名电商平台合作,为从事农产品线上销售的农户和创业青年提供“电商贷”等创业扶持贷款,支持他们建设电商服务站、购买包装设备、进行品牌推广,帮助盱眙龙虾、雨山茶、有机大米等特色农产品“触网”上行,拓宽销售渠道,实现优质优价。

    三是探索“农商行+乡村旅游+农户”模式。围绕盱眙“山水绿城”的定位,该行对利用自家农房开办农家乐、民宿,或发展观光采摘、农事体验项目的农户,提供“乡村振兴贷”等产品。同时,该行支持他们改善经营环境,提升服务品质,将产区变景区、农房变客房、产品变礼品,实现从单一农业向休闲农业的转型,获取多重收入。

    (通讯员张恩华对本文亦有贡献)

版权所有  《农村金融时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农村金融时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农村金融时报电话:010-83251703 网站电话:010-83251801 网站传真:010-83251801 电子邮件:ncjrs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