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农金网微信

强国号

2024年10月21日

星期一
您所在的位置: 农信 > 正文

山西大同农商银行 金融赋能生物科技产业腾飞

2025-10-11 20:57  来源:农村金融时报 

    ■本报记者 王磊

    近年来,素有“煤都”之称的山西大同市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生物科技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当地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与活力。大同农商银行主动作为、创新服务,凭借定制化金融方案以及高效审批机制,为生物科技企业注入金融活水。这不仅助力生物科技企业突破发展瓶颈,更构建起金融与产业深度融合的良好生态,为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金融支撑。

    步入山西鼎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基地,连片的标准化厂房与高速运转的加工设备映入眼帘,工作人员在生产线旁有序忙碌,呈现出一派火热的生产景象。该公司负责人许宾宾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作为山西省黄粉虫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单位,该公司自2022年成立以来,便以打造全国规模最大的规范化食品级黄粉虫集中养殖、加工基地为目标。在公司成立初期,由于食品级黄粉虫养殖基地建设需要采购大量设备,加上技术研发等投入,公司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发展脚步一度放缓。大同农商银行在日常市场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组建专项服务团队主动上门对接。服务团队深入企业生产车间,详细了解黄粉虫养殖技术优势、市场需求前景及产业链布局,全面评估项目可行性与发展潜力。针对公司资金缺口,该行精准匹配金融需求,迅速为其制定3000万元融资方案,并同步跟进账户管理、结算便利等配套金融服务。这笔及时到位的资金,不仅帮助公司顺利完成设备安装调试与生产线扩建,更让公司得以集中精力开展技术优化,短短两年内便成长为区域生物科技产业的标杆企业,农商银行的支持生动诠释了金融服务对科技企业成长的“助推器”作用。

    “在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的当下,生物科技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肩负着推动产业升级、保障民生安全的重要使命。然而,多数生物科技企业在初创期营收有限,缺乏厂房、土地等固定资产抵押物,难以满足银行传统模式下的抵质押融资要求,资金短缺制约着产业的发展。”大同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向《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为破解这一难题,大同农商银行积极响应国家支持实体经济、推动科技创新的号召,将生物科技产业列为重点服务领域,通过三项举措构建全链条金融服务体系。

    创新信贷评价体系,让“技术”变“资本”。该行摒弃传统以资产规模为核心的评价标准,创新推出“技术流”信用评价体系,将企业知识产权数量与质量、发明专利密集度、科技创新成果奖项等作为核心评价指标,全面考量企业创新能力与发展潜力。这一体系让拥有核心技术的生物科技企业无需固定资产抵押,即可获得信贷支持,有效盘活了企业的“无形资本”。

    优化全流程服务,让“需求”有“响应”。该行建立“问需于企、问需于客”的常态化对接机制,定期深入生物科技企业了解生产经营情况与金融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方案。针对产业发展重点领域,该行还主动联动政府部门、担保机构、评估机构等多方力量,建立高效沟通协调机制,及时解决业务办理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同时简化业务流程,压缩资料报送环节,确保金融服务与企业发展现状精准对接。

    开辟绿色审批通道,让“效率”提“速度”。为缩短企业融资等待时间,该行在业务受理环节设立生物科技企业专属服务窗口与客户经理团队,实现融资申请快速受理、资料合规性初步审核“一站式”完成;在审批环节组建专项审批小组,对生物科技企业贷款申请实行“优先受理、优先评估、优先审批”,并运用大数据技术对企业经营状况、财务数据、市场前景进行线上化分析评估,将平均审批时间大幅缩短,确保资金及时送达企业发展一线。

    从破解单个企业融资难题,到构建服务整个产业的金融体系,大同农商银行以金融创新为笔,以精准服务为墨,在支持生物科技产业发展的画卷上不断书写新的篇章。未来,该行将持续深化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创新,为更多战略性新兴产业注入金融动能,为区域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通讯员宋建波对本文亦有贡献)

版权所有  《农村金融时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农村金融时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农村金融时报电话:010-83251703 网站电话:010-83251801 网站传真:010-83251801 电子邮件:ncjrs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