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农金网微信

强国号

2024年10月21日

星期一
您所在的位置: 农信 > 正文

推动金融顾问服务试点工作落地生根 这家农商联合银行将发挥重要作用

2025-09-26 17:32  来源:农村金融时报网 

    本报记者 郝飞

    日前,江苏省地方金融管理局、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江苏农商联合银行联合召开全省金融顾问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试点(电视电话)会。

    江苏省委金融办副主任汪洋、江苏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张卫宁、江苏农商联合银行行长尹立鸿出席会议。

    汪洋表示,金融顾问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既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江苏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具体实践,也是做好普惠金融的重要体现,更是响应基层呼声的务实之举。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共同推动金融顾问服务试点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张卫宁表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连接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纽带,更是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增收、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必须把规范管理与金融服务作为有机整体统筹推进。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聚焦“建机制、补短板、强能力”,推动合作社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为对接金融顾问服务筑牢根基;要切实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分工明确、协同高效”的工作格局,推动试点工作落地见效。

    尹立鸿表示,农商银行要提高政治站位,认真组织开展走访建档,将客户走访明确到网格、责任到人头、服务到心里。对名单内农民专业合作社走访要实行销号式管理,确保按规定时间将所有农民专业合作社走访全覆盖。要在走访过程中发放防范非法金融活动风险提示书,不断增强农民合作社和广大社员的风险防范意识。要持续优化金融服务,加强与地方金融管理和农业农村部门的沟通与协同,全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

    在江苏乡村,一场由金融顾问发起的角色变革正在悄然推进,金融服务从银行的窗口延伸至客户的门口:过去,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需到银行申请办理;如今,金融顾问“脱下西装换胶鞋”,将办公桌搬到田间地头、养殖大棚等地,实地查看庄稼长势、渔船靠港等情况,让普惠金融有了泥土的温度与露珠的亮度。从更深层次来看,这种“上门服务”还在重塑农村金融底层逻辑,推动金融服务从“供给导向”的“大水漫灌”转向“需求导向”的“精准滴灌”。

    上海市长三角科创产业金融服务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孙文华对《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农商银行设立金融顾问,对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水平有如下促进作用:一是破解信息壁垒。金融顾问主动上门,深入田间地头,可以摸清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真实经营状况和个性化金融需求,从而提供量身定制的金融服务。二是赋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长,确保信贷资金“用得好”。三是构建长期信任,保障“可持续”金融服务。“一对一”的固定服务模式构建了稳定的合作关系,银行敢于提供长期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安心规划长远发展,形成金融活水良性循环的坚实基础。

版权所有  《农村金融时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农村金融时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农村金融时报电话:010-83251703 网站电话:010-83251801 网站传真:010-83251801 电子邮件:ncjrs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