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长灵 通讯员 唐丽果
近年来,江西吉安辖内农商银行立足区域资源禀赋,聚焦林业、水资源、农业等生态优势领域,通过创新推出“翠竹贷”“油茶贷”“茶叶贷”“取水权贷”“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等多款绿色信贷产品,助力地方政府打好“两山”转化攻坚战。截至8月末,吉安辖内农商银行绿色贷款余额23.3亿元,较年初净增4.9亿元。
以竹产业做活“绿经济”
“政府和银行联合推出的‘翠竹券’,让分散的竹林转化为可量化的金融资本,接下来的生产经营更有底气了。”井冈山某竹产业公司负责人表示。
毛竹不仅仅是一道亮丽风景,也是支撑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重要资源。近年来,井冈山农商银行围绕全竹产业链发展需求,创新推出“翠竹券授信贷款”。该行通过联动市政府、林业局等部门,以竹林商品价值与碳汇增值为核心评估依据,选定企业发放首批“翠竹券”并完成贷款授信,推动首笔300万元“翠竹券授信贷款”顺利落地,为当地竹产业、上下游企业、农户提供融资渠道,让井冈山30万亩竹林实现从资源到资本的转化。
为节水产业引来金融活水
“这是我省发放的首笔以取水权为质押的‘节水贷’,有效解决了涉水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遂川农商银行信贷管理部负责人表示。
立足当地水资源特色,遂川农商银行在市、县两级人民政府及水利、电力等相关部门的悉心指导下,向该县高坪镇联珠电站发放了全省首笔400万元“水权+节水贷”,“绿水”成“活水”的产业创新之路又迈出了坚实一步。产品推出后,各地纷纷推广复制该融资模式,不断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金融通道。
让生态价值“看得见”
“我们通过对特色地域单一湿地生态系统的物质供给、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调节等多项功能进行专业化量化评估,让生态价值转化为公信力的价值评估。”吉水县两山公司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为破解生态资源“沉睡”难题,吉水农商银行与县两山公司合作,选取该县丁江镇516亩湿地后备资源库特定地域单元内的生态价值作为质押物,经过第三方评估后,成功发放全县首笔湿地VEP质押贷款990万元,让“看不见”的生态价值变为“摸得着”的融资资本。
下一步,吉安辖内农商银行将继续深化与各级政府和市场主体的合作,推动构建更加科学的生态价值评估体系、风险分担机制和政策支持环境,进一步拓展绿色金融的深度与广度,为“两山”转化提供更坚实的金融支撑。
12:18 | 哈尔滨香坊区高端电气装备智能制... |
17:34 | 《农村金融时报》简介 |
14:26 | 农行玉溪分行年内投放二手房贷款... |
14:24 | 农发行新干县支行铺就乡村振兴“... |
14:20 | 农发行峨眉山市支行支持和美乡村... |
14:19 | 农发行桂林临桂支行贷款余额突破... |
14:14 | 农发行鹤峰县支行首次“尝鲜”粮... |
14:14 | 湖北沙洋农商银行创新推出“好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