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沛原 王爱静
从制造到“智造”的跃升,折射出生产力发展的需求。日前,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聚焦新型工业化重大战略任务需要,推出18条针对性支持举措。
在政策支持下,如何更好落实支持新型工业化“路线图”?怎样更好解决当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中融资难、研发投入高等问题?近日,记者采访了杭州联合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沈基良,一起探讨金融活水如何精准灌溉民营制造业这一话题。
推出差异化金融服务
着眼于地方民营制造业企业经营特点和融资服务需求,杭州联合银行积极支持民营企业融资。
“我行对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一视同仁,科学制定准入标准,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对普惠小微企业提高风险容忍度,加大激励倾斜,充分调动一线营销人员积极性。”沈基良说。
在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方面,杭州联合银行发掘契合民营企业融资需求的信贷产品,针对科技型民营企业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专精特新贷款;针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发掘供应链金融产品,助力产业链协同发展。数字化金融服务提升服务效率与覆盖面,通过无还本续贷、线上化简化业务流程等方式,提升服务质效。
在精准服务与企业培育方面,该行助力民营龙头企业增强竞争力,以一户一策形式,在授信审批支持、贷款产品组合等方面提升精细化水平;推动中型民营企业成长壮大,充分发挥供应链金融和场景化、生态化、线上化优势,为中型民营企业量身定制综合服务方案,支持其成长壮大;激发小微民营企业生长活力,推出“宜企贷”产品,简化流程,大幅降低小微贷款融资成本,激发了民营小微企业的生长活力。
控制制造业贷款风险
当前,民营制造业企业获得感不断提升,但仍有一部分由于规模小、抵押物不足、融资渠道有限等原因,仍然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同时又渴望从银行获得中长期贷款。
针对上述问题,沈基良表示,在服务民营制造业企业的过程中,该行深刻理解其“轻资产、重技术、长周期”的特点以及中长期融资需求。针对缺乏抵押物但需中长期贷款的情况,通过“多维风控体系”和“差异化服务模式”平衡风险与支持。
具体而言,一方面突破传统抵押依赖,构建“信用+能力”评估模型,对专利、商标、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进行价值评估并作为增信方式;现金流动态监控,不单纯看历史财报,而是通过分析企业订单合同、上下游供应链结算数据,分析和预测现金覆盖能力;对于尚在研发期的企业,从研发资金来源,战略投资进程等方面评估现金流情况。
另一方面,依托产业链金融,以“真实交易”缓释风险。积极发掘企业订单情况,基于核心企业应收账款、订单或回购担保提供贷款。
“此外,我行通过根据企业发展周期设计差异化放款计划和还款计划,以重点产能释放和重点项目上线作为核心的放款节点,并时刻关注产能释放、销售和存货等指标。”沈基良表示,同时要加强政银合作、银保合作等,充分运用政策性担保机构担保、风险池基金等政策性金融工具,多方面提升贷款的风险分担。
17:34 | 《农村金融时报》简介 |
14:26 | 农行玉溪分行年内投放二手房贷款... |
14:24 | 农发行新干县支行铺就乡村振兴“... |
14:20 | 农发行峨眉山市支行支持和美乡村... |
14:19 | 农发行桂林临桂支行贷款余额突破... |
14:14 | 农发行鹤峰县支行首次“尝鲜”粮... |
14:14 | 湖北沙洋农商银行创新推出“好企... |
14:13 | 河南镇平农商银行提升小微企业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