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衍水 通讯员 张舒腾
生源地助学贷款是通过财政金融手段完善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提升教育普惠化程度的一项重要措施。
从2009年至今,一代又一代南安农商人接过助学接力棒,坚定筑梦、砥砺前行。截至今年7月底,南安农商银行累计助力超2万名学子实现大学梦,累计贷款金额达6.84亿元,承办比例占全市的96%。
全面联动
南安农商银行制定助学贷款“1234”宣传策略,全面助推政策落地。
该行用好一个线上平台,以微信公众号为线上宣传的“主阵地”,及时推介助学贷款政策,同步搭建助学贷款申请菜单,发布助学贷款详细操作流程,帮助学生实现轻松申贷;抓住学生高考、填报志愿两个重要时间节点,形成覆盖助学贷款全流程的宣传服务链条;制定“三早”宣传政策,即“早部署、早行动、早落地”,深化与资助中心、学校的联动合作,通过布设高考加油站、参加资助中心培训、推行“三入”宣传政策(入校、入村、入户)等措施,确保助学贷款政策传播到位;用好四大宣传物料,借力“海报、宣传单、LDE、横幅”,以现场答疑、金融知识小课堂等形式强化助学贷款政策的全面普及,助力学生、家长“弄懂吃透”助学贷款政策。
优化流程
南安农商银行充分发挥点多面广的地缘、人缘优势,充分调动全员参与助学的热情。
“内勤+外勤”内外合力保障服务。该行内勤人员守好网点阵地,积极做好政策宣传和服务好到点申请贷款的学生;外勤人员积极走出去,让政策入户服务到家。该行切实履行“就近办理”和“首问负责制”,全力保障助学惠民政策“应享尽享、不落一人”。
“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简化流程。该行采取“线上+线下”双渠道受理服务模式,对“首贷学生”讲透政策、一次受理、限时办结,把“一站式”服务落到实处;续贷学生可通过线上自助办理。同时,该行密切关注学生诉求,及时回应和解决相关问题,通过召开业务交流会、经验交流会等,持续完善服务。
完善服务
在助学路上,南安农商银行不止于做得“好”,还在“更好”上进行更多实践。
一是开展慈善助学。该行于2013年8月设立全省农信系统首个福万通慈善基金,成立13年来,累计捐资达752.2万元。其中,“金秋助学”活动累计捐资达585.3万元,资助学生达2500余人。
二是提供实习机会。该行连续11年在寒暑假期间开展大学生实践活动,累计为超2000名大学生提供带薪实习机会。
三是共建清朗校园。该行充分发挥金融力量,积极走进校园开展防非反诈宣传,为师生防范金融诈骗打上“预防针”,共同守护校园净土。
下一步,南安农商银行将继续致力于完善“贷”以解忧(助学贷款)、“习”以增能(假期实习)、“善”以济困(慈善助学)、“创”以未来(创业支持)四位一体综合助学服务生态,力求精准覆盖学子从入学深造到职业发展过程的金融需求,为广大学子铺就更加坚实、宽广的成长之路。
17:34 | 《农村金融时报》简介 |
14:26 | 农行玉溪分行年内投放二手房贷款... |
14:24 | 农发行新干县支行铺就乡村振兴“... |
14:20 | 农发行峨眉山市支行支持和美乡村... |
14:19 | 农发行桂林临桂支行贷款余额突破... |
14:14 | 农发行鹤峰县支行首次“尝鲜”粮... |
14:14 | 湖北沙洋农商银行创新推出“好企... |
14:13 | 河南镇平农商银行提升小微企业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