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美丽
在云南元谋县黄瓜种植基地,农户李长林通过手机银行申请了“黄瓜贷”,10万元信贷资金即时到账,大棚扩建计划顺利落地;在湖北恩施,民宿老板王秀珍凭“民宿贷”翻新院落,旺季收入实现翻番;在海南沿海养殖区,“养殖贷”助力300多户水产养殖户增产增收……这一幕幕动人的场景,得益于兴福村镇银行以“铁脚板丈量乡土、小平板联通金融”的一次次普惠实践。
截至2025年6月末,兴福村镇银行贷款余额为434亿元,支持信贷客户数超26.5万户,其中70%以上是涉农贷款。
在金融服务体系越来越完善的乡村地区,面对同质化竞争的挑战,兴福村镇银行深耕镇村市场,通过差异化布局和特色化经营,构建起所在区域“镇村全覆盖、服务零距离”的普惠金融服务网络。
“我们以深入实施‘富民强村’工程为纽带,围绕‘三农’领域,持续向下扎根,探索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兴福路径。”兴福村镇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富民强村”工程以村为基本服务单位,通过“整村授信+移动服务”,用“铁脚板+小平板”组合模式,为农村经营主体提供送上门的普惠金融服务。
兴福村镇银行在网点和人力资源配置上重点向镇村市场倾斜。在31家兴福村镇银行的200多个网点中,90%以上在镇村。该行将1500多名员工配置到服务镇村的一线,占员工总数的一半以上。
经过十多年的持续探索,兴福村镇银行构建起了“网点+金融驿站+联络员”网格化服务体系,形成覆盖江苏、湖北、河南、云南、海南等省份的下沉式、立体化“三农”金融服务网络,并通过“线上+线下”服务手段相结合、“白+黑”服务时间相结合的方式,持续开展金融+非金融服务进村入户服务。
截至目前,在兴福村镇银行服务范围的8390个村中,授信村达到3825个,授信户数超过24万户,为“富民强村”工程做深做透打下了坚实基础。
此外,兴福村镇银行还聚焦农村新产业、新业态,量身定制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和特色信贷产品,为农业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注入金融动能。
在持续下沉服务重心的同时,该行还充分发挥“小法人”优势,结合各地农村产业特色,通过“一业一策”精准对接“一县一品”,开发“黄瓜贷”“菌菇贷”“养殖贷”“民宿贷”等50余款特色信贷产品,助力农民致富和产业兴旺。
(通讯员宋杰对本文亦有贡献)
17:34 | 《农村金融时报》简介 |
14:26 | 农行玉溪分行年内投放二手房贷款... |
14:24 | 农发行新干县支行铺就乡村振兴“... |
14:20 | 农发行峨眉山市支行支持和美乡村... |
14:19 | 农发行桂林临桂支行贷款余额突破... |
14:14 | 农发行鹤峰县支行首次“尝鲜”粮... |
14:14 | 湖北沙洋农商银行创新推出“好企... |
14:13 | 河南镇平农商银行提升小微企业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