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时报网-广西讯(记者 田耿文 通讯员 陈芳燕 李炎平)“还有要加购的吗?仓库最后两箱了!”广西马山农商银行的助农销售群里,员工们忙着帮亲友抢单,鹰嘴桃“一箱难求”。这热闹背后,藏着一段从“枝头愁”到“不够卖”的金融助农佳话。
盛夏时节,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马山县古寨瑶族乡加善村蓝先生的桃园里果香漫溢。这些饱满的鹰嘴桃,曾是蓝先生心头的“千斤担”。得益于马山农商银行10万元小额信用贷款,他在海拔800多米的山坡开辟了果园。春防病虫害时蹲在地里喷药,夏遇暴雨时披着雨衣加固棚架,蓝先生好不容易盼到果子挂满枝头,然而,深山阻隔了销路,小贩压价收购。蓝先生想做电商,却又束手无策。眼看数千斤鲜桃即将过熟烂在地里,蓝先生夜里蹲在果园边,望着满树果子直叹气。
“不能让果农的汗水白流!”马山农商银行金融专员下乡发现鹰嘴桃滞销,当天火速回行研讨,连夜起草助农倡议。这份饱含关切的倡议,在员工群中激起强烈回响。大家或自购,或代亲友邻居下单,或主动宣传推广。借着马山农商银行员工的团购热潮和自发宣传,果子的清甜顺着订单飞出了大山。
蓝先生记得清清楚楚:短短一日,订单纷至沓来,几千斤鹰嘴桃被一扫而空,后续追加需求仍源源不断,不仅避免了损失,收入反比往年小贩收购高出三成。
蓝先生笑着盘算着,明年要再扩种两亩:“有马山农商银行帮我们搭好桥,咱种的果子再也不愁卖,往后的日子就像这桃子一样,甜到心里。”
一颗桃子的热销,是乡村振兴的缩影。马山农商银行坚守支农支小定位,深耕“三农”领域,从为种植户量身定制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解决启动资金难题;到安排金融专员驻村服务,随时跟进产业发展需求;从化身“助农搬运工”帮着分拣装箱,到搭建内部认购与外部推荐结合的销售网络,金融“活水”始终精准滴灌在鹰嘴桃产业的关键处。
未来,马山农商银行将把金融服务嵌进育种、种植、仓储、销售的每一个环节,让“愁销路”变成“有奔头”,让每片果园都结出幸福的果实。
17:34 | 《农村金融时报》简介 |
14:26 | 农行玉溪分行年内投放二手房贷款... |
14:24 | 农发行新干县支行铺就乡村振兴“... |
14:20 | 农发行峨眉山市支行支持和美乡村... |
14:19 | 农发行桂林临桂支行贷款余额突破... |
14:14 | 农发行鹤峰县支行首次“尝鲜”粮... |
14:14 | 湖北沙洋农商银行创新推出“好企... |
14:13 | 河南镇平农商银行提升小微企业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