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田耿文
在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的当下,如何做好“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
在山东,莒县农商银行立足县域实际,将养老金融作为服务民生的重要发力点。该行以厅堂服务与上门服务为核心抓手,用细致入微的服务传递金融温度,切实为莒县老年人的幸福晚年生活保驾护航。
贴心厅堂服务打造温暖金融港湾
在莒县农商银行的任一网点,经适老化改造后的环境都会让人备感温馨。
厅堂外,无障碍通道坡度平缓,防滑地面时刻保障老人行动安全,入口处醒目的大字提示牌标注着业务办理流程。厅堂内,“敬老专窗”的标识十分显眼,柜台上整齐摆放着老花镜、放大镜、急救箱等便民物品,柜台高度也特意调整到方便老年人就座办理业务的舒适位置。
每天早上营业前,网点大堂经理都会提前到岗,将休息区的座椅擦拭干净,调试好饮水机温度,确保老人们一进门就能感受到家的温暖。遇到听力不好的老人,该行工作人员会耐心地提高音量、放慢语速进行沟通;对于眼神不好的老人,工作人员会主动递上老花镜,逐字逐句帮助他们确认业务单据内容。
70岁的赵奶奶经常来办理养老金领取业务,起初她对智能叫号机操作十分陌生,每次都局促地站在机器前不知所措。营业部大堂经理发现后,每次看到赵奶奶进门,都会主动迎上去帮她取号,并引导她到休息区等待,还会贴心地为赵奶奶送上一杯温水。“每次来农商银行,就像回自己家一样!”赵奶奶感动地说。
该行各网点还在厅堂内设置了金融知识宣传角,定期更新防范养老诈骗、识别假币等适老化宣传手册。工作人员会利用客户等待时间,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老人们讲解金融知识,不少老人在了解相关知识后,都说“心里踏实多了”。
暖心上门服务延伸金融服务触角
考虑到部分老年客户行动不便,莒县农商银行推出“上门服务”,真正将金融服务送到老人家门口。只要接到老年客户或其家属的求助电话,该行便会迅速安排工作人员携带移动终端设备上门办理业务。
库山镇82岁的张大爷,因腿脚不便无法到网点办理社保卡激活业务。家人致电求助后的第2天,该行两名工作人员就带着设备来到张大爷家中。他们耐心地搀扶张大爷坐在沙发上,仔细核对老人身份信息,一步一步指导老人完成密码设置、签字确认等流程。业务办理完毕,工作人员还不忘叮嘱张大爷和家人一些日常用卡的注意事项。张大爷拉着工作人员的手,激动地说:“你们服务太周到了,解决了我的大难题!”
这样温暖的场景,随时随地都在莒县的大街小巷、乡村院落中上演。无论是社保卡激活、密码重置,还是账户挂失,只要老人有需求,工作人员都会第一时间响应。在夏庄镇,工作人员曾冒雨步行2公里,为卧病在床的李奶奶办理银行卡密码重置业务;在招贤镇,工作人员利用周末休息时间,为20余位行动不便的老人集中上门办理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莒县农商银行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让每一位老年客户都能享受到便捷、高效、温暖的金融服务。
未来,该行将继续深耕养老金融领域,不断优化厅堂服务与上门服务细节,持续书写“养老金融”大文章,为更多老年人托起幸福的晚年。
(通讯员马芳旭对本文亦有贡献)
17:34 | 《农村金融时报》简介 |
14:26 | 农行玉溪分行年内投放二手房贷款... |
14:24 | 农发行新干县支行铺就乡村振兴“... |
14:20 | 农发行峨眉山市支行支持和美乡村... |
14:19 | 农发行桂林临桂支行贷款余额突破... |
14:14 | 农发行鹤峰县支行首次“尝鲜”粮... |
14:14 | 湖北沙洋农商银行创新推出“好企... |
14:13 | 河南镇平农商银行提升小微企业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