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美丽 通讯员 黄莹
广东农信做深做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聚焦“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痛点,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为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能。截至今年5月末,广东农信辖内64家农商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231亿元,同比增长4.25%。
破冰融资困局 打通小微“血脉”
针对小微企业“轻资产、缺抵押、风险高”的普遍痛点,广东农信依托融资协调机制,主动出击、创新机制,打通融资堵点。
一是深度走访,精准滴灌。广东农信全面对接“两张清单”,深入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精准摸排企业需求,确保“应贷尽贷、能贷快贷”。截至今年5月末,广东农信录入“粤信服”平台57万户,授信4.82万户、授信金额1087亿元,放款856亿元,实现需求对接全覆盖。
二是创新抵押物,盘活资产。广东农信打破传统押品束缚,探索多元化增信路径。比如,在连平,为解决生猪养殖企业购买饲料、猪苗面临的资金缺口问题,广东农信辖内农商银行迅速适配“生猪贷”产品,创新性地采用活体抵押方式完成授信,成功实现“生物资产”向“信贷资源”价值转化。
三是政策加持,靶向纾困。广东农信立足地方产业特色,开发专属政策性融资方案。比如,在河源市,针对小微客群抵押物不足的痛点,专项推出“生意贷”“农担贷”等政策性融资方案。截至今年5月末,广东农信累计投放普惠小微贷款21.67亿元,有效激活本地小微企业发展动能。
创新服务模式 激活产业“动能”
广东农信深挖地方产业潜力,探索金融服务小微新路径,赋能产业融合与升级。
一是护航绿色,点绿成金。广东农信大力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比如,在广宁,广东农信联合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创新设立“中小微企业风险补偿基金”贷款模式,通过风险共担机制撬动银行资金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
二是电商赋能,助农兴产。广东农信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打通产销链路。比如,在高州,广东农信与高州市电商直播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整体综合授信2亿元,对荔枝深加工上下游企业配套金融服务,推动“金融+电商+助农”发展,助力拓宽荔枝出村进城的销售推广渠道。
三是链式服务,融通共赢。广东农信聚焦产业链核心,提供全链条金融支持。比如,在英德,广东农信以当地麻竹笋、红茶产业龙头企业名单为依托,打造“链主”服务目标清单与上下游产业链金融服务清单,摸查融资需求,形成“产业集群+核心企业+上下游农业主体”服务模式,促进产业链深度融合。
精耕服务品质 提升金融“温度”
广东农信以客户体验为中心,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与满意度。
一是定制化服务,拓宽融资渠道。比如,在佛山,广东农信通过深挖核心企业上下游及核心企业所在行业的企业集群,以“一圈一链一策”定制融资方案,先后推出“纺织行业贷”“铝行业贷”“不锈钢专业市场贷”等产品。
二是无缝化续贷,减轻“过桥压力”。广东农信积极落实无还本续贷政策,主动摸排存量客户需求,对符合准入要求的客户,及时提供续贷支持,减轻企业转贷负担及融资成本。
三是长效化沟通,实现精准“灌溉”。广东农信完善政银企常态化对接机制,通过定期回访、线上联络等方式,动态跟踪小微企业经营状况和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优化金融服务方案,切实以金融活水精准浇灌实体经济,为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17:34 | 《农村金融时报》简介 |
14:26 | 农行玉溪分行年内投放二手房贷款... |
14:24 | 农发行新干县支行铺就乡村振兴“... |
14:20 | 农发行峨眉山市支行支持和美乡村... |
14:19 | 农发行桂林临桂支行贷款余额突破... |
14:14 | 农发行鹤峰县支行首次“尝鲜”粮... |
14:14 | 湖北沙洋农商银行创新推出“好企... |
14:13 | 河南镇平农商银行提升小微企业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