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田耿文
在山东,泗水农商银行积极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不断拓宽、丰富企业融资渠道,通过提供信贷支持、咨询顾问、资金结算、现金管理等综合化一站式金融服务,助力泗水县农文旅新业态快速发展。
泗水农商银行信贷人员将金融服务送到田间地头 泗水农商银行供图
助力农文旅产业连片发展
“我们东仲都村原来很穷,现在成了济宁乃至山东省文化旅游胜地。以龙湾湖为中心,往南是草莓、火龙果、蓝莓采摘,每逢周末,就会有一大批人来游玩,带动当地老百姓增收致富!”时下,正值采摘旺季,泗水县圣水峪镇东仲都村党支部书记老姚向记者感叹道。
在龙湾湖景区的辐射下,南仲都村、东仲都村等村庄的草莓采摘产业也获得良好发展。南仲都农业生态观光园道路宽敞,120个高标准建设的温室大棚错落有致,棚内草莓、火龙果、花卉等农作物竞相生长。
“游客到龙湾湖景区游玩结束后,可以到我们这里采摘,水果品种丰富、采摘环境好,我们也可以向城区超市发货,每个大棚可以实现毛收入4万元。”老姚说。
村里的乡村好青年姚峰对草莓采摘行业的发展前景看好,计划承包20个大棚,但承包大棚、大棚维护、聘用工人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泗水农商银行圣水峪支行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及时为姚峰提供了200万元“按揭农业贷款”,让姚峰承包草莓大棚致富的梦想成真。
村民孔金龙回乡创业,在泗水农商银行10万元启动资金的支持下,承租了本村10个草莓大棚,学习了育苗技术、引进了“甜宝”草莓品种,仅草莓一季的净收入就可达10万元左右。
在产业振兴背景下,圣水峪镇积极探索发展草莓这一特色种植业。然而,资金不足是村民面临的首要难题。泗水农商银行立足当地发展实际,选派包片客户经理、驻村书记及挂职副镇长,着力解决当地经济发展面临的资金短缺难题。截至目前,该行已累计投放信贷资金达5000余万元,助力当地建成草莓大棚120余个,总产值超过1000万元,形成泗水最大的草莓种植基地。
让土特产搭上农文旅“东风”
地瓜曾经是老百姓的“救命粮”,如今不仅是城乡居民热衷的“粗粮”,更是城乡居民增收的“致富粮”。
“我们以地瓜为基础,进行深加工和直播营销,推出‘虎咬瓜’品牌,地瓜产值增加了,美景和美食成为文旅发展新的增长点。”泗水龙湾湖“艺术粮仓”经理刘雪梅一边忙着为地瓜产品打包、贴码,一边向记者介绍。
龙湾湖乡村振兴示范区在打造文旅基地的同时,还围绕地瓜做文章,制作地瓜条、地瓜粉、酸辣粉等休闲食品,并通过网络直播方式扩大影响力,打响“泗水地瓜”的影响力,当地地瓜种植、生产、加工链条不断完善。
庞玉祥是泗水县圣水峪镇北东野村人,种植地瓜二十余年,见证了泗水地瓜从“不值钱”到“金疙瘩”的蜕变历程。在泗水农商银行20万元“鲁担惠农贷”的支持下,庞玉详租土地、买机器、招工人、盖大棚,引进新品种,地瓜种植达到以前收入的3倍。
“今年的地瓜又丰收了,亩产达7000斤,估计收入不错!”庞玉祥说。
很多像庞玉祥一样的农户,在泗水农商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下,扩大地瓜种植规模,通过龙湾湖乡村振兴示范区进行地瓜深加工和网络卖货,增加了收入。
泗水农商银行深入调研“一村一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全面掌握辖区地瓜产业链发展实际,重点掌握地瓜“种、收、加、销”全链条生产的难点、痛点,针对性地优化金融服务,为农户提供资金支持。该行组建移动金融服务队,深入村庄、合作社、田间地头,开展驻点办公,实现金融服务“随叫随到”。截至目前,该行已累计发放6900万元贷款,扶持150余家地瓜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用于扩大规模、大棚升级和新品种引进,地瓜品质和产量大幅提升。
目前,泗水地瓜产业已形成集“种苗繁育、绿色种植、保鲜储存、精深加工、品牌营销、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今年以来,泗水农商银行投放地瓜特色农业产业贷款约1.12亿元,惠及甘薯种植、购销、存储、加工企业、个体商户和农户共计4231户,泗水“小地瓜”成为百姓致富的“大产业”。
(通讯员任彦峰对本文亦有贡献)
17:34 | 《农村金融时报》简介 |
14:26 | 农行玉溪分行年内投放二手房贷款... |
14:24 | 农发行新干县支行铺就乡村振兴“... |
14:20 | 农发行峨眉山市支行支持和美乡村... |
14:19 | 农发行桂林临桂支行贷款余额突破... |
14:14 | 农发行鹤峰县支行首次“尝鲜”粮... |
14:14 | 湖北沙洋农商银行创新推出“好企... |
14:13 | 河南镇平农商银行提升小微企业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