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农金网微信

强国号

2024年10月21日

星期一
您所在的位置: 农信 > 正文

华安农信联社金融活水润田间车间,“链”接产业共富新图景

2025-05-25 22:30  来源:农村金融时报 

    立夏时节的福建华安,茶香与机鸣交织出县域产业发展的双重韵律。近年来,华安农信联社以“乡村振兴市场共同体”理念为抓手,立足当地县域资源禀赋,聚焦县域经济主战场,创新金融服务模式,精准发力支持地方重点产业链发展。在翠绿的“茶海”间,华安农信联社以金融活水滋养茶产业全链条,让“华安铁观音”茶香飘向远方;在厂房群落中,华安农信联社以精准服务深耕“飞地工业”产业链,助力针织机械、智能装备等产业集群发展壮大。这家扎根县域的农信社,正持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用“一茶一链”的双链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奋力书写金融赋能产业、助力共同富裕的新篇章。

    赋能农业特色产业

    激活一片叶子的富民效应

    在高车乡际头村洋竹径这个地图上很难找到的自然村,10多年前引种并大规模种植茶小叶新品种——金观音。如今金观音热销,这里年产茶可达30多万斤,每到采茶时节,总有茶商远道而来,种茶村民们的年收入由原来的几千元到如今的几十万元。从起步到现在,华安农信联社以金融活水支持村民引种金观音,洋竹径21户涉茶农户中有20户使用华安农信联社信贷资金,贷款金额380万元。这只是农信社深耕茶产业链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华安农信联社茶产业贷款余额达3.33亿元,服务茶企、茶商、茶农1171户。

    从“田间”到“车间”的精准滴灌

    针对茶农“融资贵、手续繁”的痛点,华安农信联社打出政策组合拳,通过支农再贷款等政策工具,以低利率减轻茶农融资成本,推出“福农e贷”“安心快贷”等线上产品,让茶农坐在茶园里用手机就能申请贷款。茶产业带头人仙都镇某茶叶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对此深有感触:“这条标准化生产线能够顺利投产,多亏了农信社200万元贷款的支持。”从20年前的5万元创业贷款,到如今200万元贷款支持标准化生产线建设,农信社的资金总是“踩准”企业发展的每个节点。如今,该制茶厂年加工茶叶500吨,带动周边100户村民年增收10万元以上,成为“企业+农户”共富模式的标杆。

    “茶产业是华安当地最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如何支持茶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实现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提升,是我们农信联社一直在做的事情。”华安农信联社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联社积极发挥县域乡村振兴主办银行作用,持续创新涉茶信贷模式,不断加大支持力度,为当地茶产业源源不断地注入金融活水。

    从“加工”到“市场”的链条延伸

    面对茶饮市场的新兴需求,农信社不仅支持茶企技改升级,更助力打通销售渠道。针对茶企,该联社结合小微融资协调机制,制定了《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贷款优惠措施》,通过实施贷款利率优惠措施,减轻茶企融资成本,并与县融资担保公司合作,解决茶企担保难的问题。“去年,我们开始积极对接茶饮市场,将优质茶叶原料销往奶茶品牌,拓宽销路,带动茶农增收。”华安某茶叶加工企业负责人蒋某说。该企业正是通过华安农信联社的信贷资金开始了新式茶饮工厂的建设,新兴的茶饮市场带来了茶叶加工技术变革,将茶叶采摘周期从一年1次拓展至4次,产品也打入知名奶茶品牌供应链。

    在华安大地上,华安农信联社金融助理积极为茶农、茶商、茶企定制专属信贷产品,他们每周都会入户了解茶农的发展情况,全面覆盖茶叶生产加工、销售流通、品牌推广等全流程环节。这种“一户一策”的精细服务,有效满足当地涉茶农户、个体工商户和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也让茶农在扩大种植、改良品种、应对市场波动时更有底气。正如茶农陈大姐所说:“农信社的贷款就像‘及时雨’,春茶采摘时需要周转,手机点一点钱就到账,从来没耽误过农时。”

    截至目前,华安茶叶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茶叶加工户超过3500家,茶产业从业人员超过2万人,茶叶年产量接近3万吨,产值超过8亿元,成为了当地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

    深耕飞地工业产业

    链式金融锻造县域经济新引擎

    从漳州市区驱车前往华安,穿过九龙江畔的层峦叠嶂,华安经济开发区的现代化厂房鳞次栉比,这里是华安“飞地工业”的主战场。如何助力华安经济开发区做大做强产业链,在“链”上生花,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成为华安农信联社深耕县域经济的一个重要抓手。

    从“落地”到“腾飞”的全周期护航

    “华安农信联社500万元的信贷资金犹如‘雪中送炭’,真是帮了我们的大忙。”福建欣程经纬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暨青松表示,“两年前,我们公司在开发区购买了21亩土地,准备建设1万平方米以上的厂房才能满足生产需求。彼时华安农信联社客户经理主动上门,为我们量身定制金融方案,服务态度好、效率高,让我们厂房建设和生产可以同步推进,新厂房目前已经基本完工并很快可以投入使用。”据介绍,该公司是一家从事研发和生产制造针织大圆机及其配件的针织机械厂,刚入驻华安经济开发区时采用的是租赁厂房的模式,但随着产能的提升,租赁模式的生产方式成了企业生产发展的瓶颈。

    该公司的厂房建设史是农信社服务工业链的典型注脚。华安农信联社金融助理为企业量身定制“福工·厂房贷”,配合“绿色通道”实现7天内放款,让厂房从图纸加速变为现实。“新厂房投用后,产能至少提升30%,订单已经排到年底。”该公司负责人暨青松的喜悦,折射出农信社对纺织机械制造产业链“痛点”的精准把握。

    从“单打独斗”到“链式协同”的生态构建

    针对开发区“两大百亿”“三大园区”产业布局,华安农信联社与园区管委会共建,达成战略合作,增设对公业务岗位;设立微贷中心和新市民金融服务中心并派驻金融服务专员,负责开发区企业金融需求对接和产品推介;建立“一企一档”服务档案,并建立绿色通道,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放款”,简化贷款审批手续,提高融资效率。这种“金融+产业”的深度融合,确保及时了解企业的金融需求,让企业能够精准地获得资金支持。从厂房基建建设,到技改升级的设备、企业上下游融资,再到员工的住房、子女教育、家庭消费等,华安农信联社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在产品服务上,华安农信联社紧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针对华安经济开发区企业特点,立足新型工业化与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推出“科创积分贷”“福工·设备更新贷”“福工·厂房贷”等特色金融产品;加大政策性贷款投放力度,把握“有贴息”的利好政策,做好专精特新贷款、“技改贷”投放,加大对开发区企业资金支持力度。

    同时,该联社深入推进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有效落实,成立工作专班与乡镇驻开发区企业联络人,配合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专项行动入企业走访对接,精准对接企业技术革新与产能优化需求,量身定制“一揽子”综合服务方案,全面激发产业升级内生动力,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不仅如此,针对票据账款到账时效,使短期流动资金周转困难的痛点,华安农信联社依托央行再贴现政策工具,为企业量身打造“票据直贴+资金周转”综合解决方案。通过构建“线上审验+线下尽调”的协同机制,全流程办理时间压缩至24小时内,帮助企业实现“票到即钱到”的无缝衔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效缓解企业经营压力。截至目前,华安农信联社累计为华安经济开发区近百户企业发放信贷资金3亿多元。

    华安农信联社的服务始终贴着产业需求走,这种“接地气、知冷暖”的服务,源自其深耕县域的定力。截至3月底,华安农信联社贷款覆盖面31.01%,比年初增加0.4个百分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从来不是单一环节的突进,而是全链条的协同共振,华安农信联社用金融赋能产业链发展的实践证明,扎根本土,服务生长,才能让金融服务真正嵌入县域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每个节点。

版权所有  《农村金融时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农村金融时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农村金融时报电话:010-83251703 网站电话:010-83251801 网站传真:010-83251801 电子邮件:ncjrs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