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郝飞
日前,内蒙古农商银行(筹)党委书记、董事长(提名)刘丰主持召开内蒙古农商银行筹备组第五次会议,传达落实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专题调度会精神,听取系统建设、数据治理和不良资产清收处置进展情况,研究部署工作措施。
会上,刘丰对下一步重点工作现场部署、明确要求。刘丰表示,改革的价值在于解决问题。对历史形成的问题、改革中形成的问题、成立后可能会面临的问题要分类施策、提前预判、精准拆弹,坚决不能把旧问题带入新机构。
刘丰要求,建立问题整改清单,明确时限、责任、措施,分管领导、牵头部室紧盯快办、逐项销号、报账交卷。不良资产清收处置要紧盯重点,抓住关键,上下努力,提速见效;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坚持按原则办、按规矩办;要坚定不移加强各级党组织建设,旗帜鲜明支持班子和机构负责人敢扛事、愿做事;要更加主动、更加坚决地推进员工不良贷款清收工作;要把握政府清欠的难得机遇,把债权债务关系对应清楚,把历史欠账梳理完整,把与属地政府及财政、工信等部门的对接工作层级往上提,沟通往实做,有的放矢,重点跟进,确保见效。
据记者了解,近期,内蒙古农商银行筹备组已连续5次召开会议,并多次在会上对不良贷款清收工作作出部署。
在内蒙古农商银行筹备组第二次会议上,刘丰(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理事长〔提名〕)要求,全面拆解分类不良资产包,区分不同层级、不同性质、不同主体、不同金额等,至少形成八类清收工作责任单,领导牵头、协同作战,分类施策、压茬推进,把握清收针对性、精准性。
在内蒙古农商银行筹备组第四次会议上,刘丰要求,紧盯重点地区、重点机构、重点项目的清收进展,加强上下协同,做好司法协助,用好包联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清收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内蒙古自治区一家农商银行资深从业者对《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该行已将2018年(含)后的不良贷款清收完毕。2017年(含)前的不良贷款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政策性贷款;第二类是涉嫌内外勾结、违规发放的贷款。截至目前,第二类不良贷款已将责任落实到人,正通过司法等渠道解决。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认为,不良贷款清收工作经常会面临以下困难:一是债务人跨区域流动,导致调查、诉讼等环节协调困难。二是抵押物价值缩水,不足以覆盖贷款本金。三是欠款周期较长,难以及时掌握债务人的真实财务状况和资产变动。
浙大城市学院文化创意研究所秘书长林先平认为,省级农商银行在组建过程中可以从如下几方面促进不良贷款清收:一是在全面落实不良贷款责任认定的基础上,分步开展清收处置工作。二是继续落实基层行社“一把手”负责制,通过签订责任状、末位淘汰等措施,强化不良贷款清收。三是引进外部资产管理公司,充分借助其经验,实行打包托管清收。四是积极向各级政府部门沟通汇报,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
17:34 | 《农村金融时报》简介 |
14:26 | 农行玉溪分行年内投放二手房贷款... |
14:24 | 农发行新干县支行铺就乡村振兴“... |
14:20 | 农发行峨眉山市支行支持和美乡村... |
14:19 | 农发行桂林临桂支行贷款余额突破... |
14:14 | 农发行鹤峰县支行首次“尝鲜”粮... |
14:14 | 湖北沙洋农商银行创新推出“好企... |
14:13 | 河南镇平农商银行提升小微企业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