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农金网微信

强国号

2024年10月21日

星期一
您所在的位置: 农信 > 正文

北京农商银行发布2024年度报告:根系“三农”本源 做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2025-04-28 15:54  来源:农村金融时报公众号 

    本报记者 曹沛原

    4月28日,北京农商银行发布2024年度报告。2024年,北京农商银行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北京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积极推动结构调整,助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服务乡村振兴,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成为唯一获评“北京老字号”的金融机构,在服务国家战略和首都发展大局中担使命、展作为,以实干实绩交出高质量发展合格答卷。

    截至2024年末,北京农商银行资产规模达1.2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11%;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80.63亿元、净利润79.7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09%、0.71%;不良贷款率0.96%,较年初下降0.13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14.93%,较年初提高0.89个百分点。

    做强做优涉农金融

    作为首都金融支农主力军,北京农商银行根系“三农”本源,始终坚守支农初心,立足北京“大城市带动大京郊,大京郊服务大城市”的发展方略,持续加大乡村振兴领域贷款投放,连续多年在北京中资银行信贷政策导向评估中获评乡村振兴领域最高等级。

    截至2024年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9.96个百分点,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其中,普惠型涉农贷款较年初增长26.29个百分点,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全年累计投放乡村振兴领域贷款570亿元,农担合作业务累计投放规模和增幅位居同业第一。

    依托多年在农村市场的经验积累和产品积淀,北京农商银行创新推出“保供e贷”“浓蜜贷”“农保快贷”等产品,优化“新民居”贷款助力乡村住房升级,打响“凤凰助飞”招牌,打造6大类29款涉农特色融资产品体系,累计为各类新农村建设项目提供授信支持超2200亿元。在全市落成17家“浓情驿站”乡村金融综合体,成为扎根农村沃土、融入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

    做实做好“五篇大文章”

    2024年,北京农商银行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金融活水滴灌实体经济,聚焦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加大金融供给,运用新的方法论做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在构建科技金融生态体系方面,北京农商银行构建以“专精特新信用贷”为核心的专属综合产品服务矩阵,满足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多样化金融服务需求。截至2024年末,该行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650.37亿元,同比增长13.56%;科技型企业贷款客户数1580户,同比增长35.62%。该行连续四年荣获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科创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最高等级。

    在厘清绿色金融发展脉络方面,北京农商银行构建“绿色+科技”“绿色+制造业”“绿色+农业”等多元服务模式,为16个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项目提供授信超百亿元。报告期末,该行“绿色+制造业”贷款余额37亿元,“绿色+科技”贷款余额69亿元,“绿色+建筑”贷款余额176亿元,绿色债券持有量超90亿元,推动“绿色+科技”债券发行落地。

    在创新普惠金融服务机制方面,北京农商银行搭建普惠金融前中后台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打造“凤凰e贷”线上产品体系,推进拓客渠道由单一获客向平台化、生态化获客发展。报告期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89亿元,同比增长32.82%;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客户12646户,同比增长44%。

    在拓展养老金融发展模式方面,北京农商银行搭建“养老服务金融、养老金融生态、养老产业金融”三位一体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助力银发经济。创新“宜居贷”解决居家适老化改造资金需求。焕新“金色时光”品牌,精心打造“磁力彩虹计划”,全面扩大养老助残卡消费场景。报告期内,养老助残卡三方快捷支付累计笔数5876万笔,累计消费金额4.03亿元。

    在打造数字金融动力引擎方面,北京农商银行深入推进数字金融战略,构建产业数字金融服务生态,探索数据资产质押融资等创新业务模式,大力推广“农商e信通”“农商e链通”“e商通”等线上贷款产品,创新推出线上担保贷款产品“农商e保通”。

版权所有  《农村金融时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农村金融时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农村金融时报电话:010-83251703 网站电话:010-83251801 网站传真:010-83251801 电子邮件:ncjrs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