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长灵 通讯员 杨越
今年以来,江西吉水农商银行坚持“金融为民”工作理念。通过念好“快”“效”“勤”“减”四字诀,在工作速度、温度、广度、力度上多点发力,打好助企惠民“组合拳”,促进普惠金融提档升级,用“农商温度”护航实体经济发展跑出“吉水加速度”。截至3月末,该行各项贷款余额较年初净增3.5亿元,实体经济贷款净增3.5亿元。
突出“快”字
在服务速度上体现“利民”
该行大力实施“限时办结制”,全面推进“一次调查、一次审查、一次审批”模式,在资料齐全前提下,信用贷款30万元内、保证贷款50万元内、抵押贷款100万元内实现工作日当日申请、当日提交、当日办结,对超额度贷款进行当场响应、当场答复、两日内办结,切实缩短客户融资时间成本,提升信贷收益水平。
同时,该行积极探索打造远程视频银行,对特殊情况的线下及线上客户办贷,在风控的前提下,推行远程信贷面签、风险评估等服务新模式,推行小额贷款线上化“不见面”审批等便捷服务,延伸服务触角、提升服务效率。
突出“效”字
在服务温度上展现“便民”
该行大力落实“最多跑一次”“一次性告知”等便民制度,在小额农贷“一张纸”申请的基础上实现全产品流程简化,对存量贷款客户不要求二次提供重复有效材料。
同时,该行积极开辟评审绿色通道,对重点项目、优质项目、优质客户等实行优先受理、优先评审、优先发放,提高贷款项目对接效率。
此外,该行还加强服务平台应用。特别是“江西省小微客户融资服务平台”“江西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的推广和应用,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获取客户资源,不断提升客户办贷体验。
突出“勤”字
在服务广度上呈现“暖民”
建好一个“微信群”。该行利用辖内居民、农户基础信息表,组建或加入村民居民、行业商会和在外务工等各类微信群,不定期开展金融宣传,及时跟踪客户金融需求、解答金融难题和输送金融产品。
开好一场“对接会”。该行及时掌握在外人员名单,了解返乡人员基本信息、经营产业、产业规模、金融需求、返乡时间等,与当地党政部门、村委会联合召开“乡贤联谊会”等座谈会,现场灵活运用存贷款相关产品进行综合对接营销。
组好“外拓小分队”。该行通过前期摸底调查,抽调业务骨干,组建“外拓小分队”,前往外出人员集中地进行现场集中对接,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
突出“减”字
在让利力度上实现“惠民”
落实减费让利政策。该行灵活运用利率定价方式,综合考量客户贡献,将贷款利率与日均存款、贷款利息贡献全面挂钩,对优质存量客户、首贷客户适当给予利率优惠;先后推出无抵押、无担保,适合实体经济的“财园信贷通”“财政惠农通”“产业扶贫通”“创业贴息贷款”等低息贷款产品,为客户解难,让信用真正变成“真金白银”,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到民营经济。
同时,该行还积极落实贷款无还本续贷、延期还本付息等助企纾困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贷款客户在贷款到期前,通过放款与还款的无缝对接,实现借款人贷款资金在原贷款到期后继续使用,切实解决企业续贷难、转贷贵的难题。
17:34 | 《农村金融时报》简介 |
14:26 | 农行玉溪分行年内投放二手房贷款... |
14:24 | 农发行新干县支行铺就乡村振兴“... |
14:20 | 农发行峨眉山市支行支持和美乡村... |
14:19 | 农发行桂林临桂支行贷款余额突破... |
14:14 | 农发行鹤峰县支行首次“尝鲜”粮... |
14:14 | 湖北沙洋农商银行创新推出“好企... |
14:13 | 河南镇平农商银行提升小微企业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