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沛原 通讯员 李禹熠
在“中国肉桂之乡”广西桂平市油麻镇,村民李先生站在新扩建的20亩肉桂林前,手机银行里10万元贷款审批的信息格外醒目。他兴奋地说:“过去靠肩挑背扛卖桂皮,现在桂平联社的‘金融套餐’让我们村的肉桂产业实现从‘砍树经济’到‘产业链经济’的蜕变。”
在安平村广源肉桂加工合作社的智能烘干基地内,两台大型电热循环式烘干设备正满负荷运转。厂长安先生算了一笔“金融账”:“在桂平联社50万元设备贷款帮助下,我们更新了热泵烘干系统,烘干时间从72小时缩短至48小时,能耗降低40%,收购价显著提升。”
从育苗、种植到精深加工,桂平联社构建起“育苗—种植—加工”全链金融服务体系。
针对分散农户,安平村村民经济合作社成立村民小组,以加工大户牵头、零散农户参与的模式,联合桂平联社,为农户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建立标准化烘干房。去年以来,全镇新增烘干产能1.8万吨。
近五年来,桂平联社已累计支持油麻镇276户农户扩种肉桂1.2万亩,带动亩均产量提升25%,让昔日荒山披上“绿装”,成为农户的“绿色银行”。
桂平联社工作人员深入加工厂做贷款调查 桂平联社供图
作为地方金融主力军,桂平联社坚守“支农支小”定位,聚焦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通过建立“银行+合作社+农户”信用共同体模式,打造“金融助理+产业顾问”服务团队,将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特色产业,助力“土特产”变身“金招牌”。截至今年2月末,桂平联社涉农贷款余额130.02亿元,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57.42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2.79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3.02亿元。
下一步,桂平联社将秉持“立足农村、服务‘三农’、支农支小”发展理念,持续优化产业金融服务模式、数字金融服务能力和乡村振兴服务体系,引导更多金融资源向乡村振兴、稳定经济的重点领域及特色产业倾斜,以金融画笔勾勒现代农业发展新图景。
17:34 | 《农村金融时报》简介 |
14:26 | 农行玉溪分行年内投放二手房贷款... |
14:24 | 农发行新干县支行铺就乡村振兴“... |
14:20 | 农发行峨眉山市支行支持和美乡村... |
14:19 | 农发行桂林临桂支行贷款余额突破... |
14:14 | 农发行鹤峰县支行首次“尝鲜”粮... |
14:14 | 湖北沙洋农商银行创新推出“好企... |
14:13 | 河南镇平农商银行提升小微企业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