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郝飞
日前,海南农商银行召开《海南农村信用社志》收编工作调度会,旨在进一步推动《海南农村信用社志》编纂工作顺利进行,确保高质量完成。
会上,《海南农村信用社志》总编组通报了近期收编工作,分析收编过程存在的问题,并安排下一步工作。海南农商银行信息科技部、三亚支行作经验做法、创新思路以及问题解决方案等方面的分享。
海南农商银行党委副书记刘国鑫对前期收编工作取得的成绩和代表发言给予了肯定。他表示,编纂《海南农村信用社志》是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的重要工作,对于传承和弘扬优良传统、展示海南农商银行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具有重要意义。严格按照《海南农村信用社志》编纂方案及相关通知要求,精心规划、高效执行,资料收集和整理等各项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各部门、各一级支行要在思想、效率、质量上下功夫,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扎实作风投入到后续工作中。
会议要求,各部门和支行要以此次调度会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查找差距不足,制订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和计划。同时,要加强沟通协调和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社志编纂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农信机构在我国有着较长的发展历史,是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收编农信机构社志(各地名称略有不同),可以详细、系统地记录其从诞生、发展、变革到不断完善的整个过程,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历史资料,让农信机构的奋斗历程、经验教训得以传承。
同时,农信机构社志中包含大量经营案例、管理经验等,对于农信机构管理者来说,是重要的参考依据。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了解不同时期的市场需求、业务发展趋势及风险状况,从而更好地制定战略规划和经营策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对《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做好农信机构社志收编工作,对农信机构长远发展有如下促进作用:一是可以系统记录农信机构自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重大事件、成功经验及面临的挑战,为后人提供宝贵的历史资料和学习素材。二是全面审视和反思现有金融服务模式、产品、流程等,从而总结经验,为金融服务创新提供方向。三是有助于加强农信机构与地方政府、农业部门、科研机构等各方合作交流。通过社志编纂和发布,吸引更多关注农村金融发展的目光,促进各方在信息共享、政策协调、项目合作等方面深入合作。
浙大城市学院文化创意研究所秘书长林先平认为,通过收集和整理农信机构的历史资料,可以让公众更好地了解农信机构的发展历程、业务范围、经营状况等,增强公众对农信机构的信任度,提升其在农村市场的公信力。同时,通过收编工作更好地了解农村地区金融服务需求,提供更加符合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增强农村金融服务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