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农金网微信

强国号

2024年10月21日

星期一
您所在的位置: 观点 > 正文

银行可为脱贫地区农产品销售注入更多金融动能

2025-11-09 02:59  来源:农村金融时报 

    ■郝飞

    日前,2025全国协作帮扶促消费促就业和助力农文旅融合发展交流对接活动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活动总结展示协作帮扶专项工作成效,交流经验做法,开展产销对接,促进脱贫地区优质农产品销售、农民就业增收和农文旅融合发展。

    在打通脱贫地区农产品“产销链路”的过程中,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力量,需主动作为、精准施策,为农产品销售注入持续稳定的金融动能。

    银行助力脱贫地区农产品销售,首要任务是破解“资金瓶颈”,为产业链各环节“输血供氧”。脱贫地区农产品生产往往面临“前期投入大、回收周期长”的困境,小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常因资金短缺难以扩大种植规模、升级仓储设备;而农产品加工企业也可能因流动资金不足,无法及时收购农户产品、开展精深加工。对此,银行可有针对性地推出“农产品供应链贷”“种植养殖专项贷”等产品,简化审批流程、降低贷款利率,为生产端注入活水。

    除了资金支持外,银行还可以发挥“资源整合者”的作用,搭建产销对接桥梁。脱贫地区不少优质农产品因地处偏远、缺乏市场渠道,难以进入东部消费市场。银行可以依托自身遍布全国的网点网络、庞大的客户资源,为东西部产销主体搭建对接平台。

    一方面,银行可联合东部省份的农产品购销企业、大型商超,开展“金融+产销对接”专场活动,将西部脱贫地区的特色农产品推荐给东部采购商;另一方面,可利用线上渠道拓展销售路径,比如,在手机银行App开设“脱贫地区农产品专区”,整合物流、支付资源,为消费者提供“一键下单、直达餐桌”的服务,同时为农户、合作社提供线上收款、资金结算等便捷金融服务,降低交易成本。

    更重要的是,银行可以通过金融服务推动脱贫地区农产品“品牌化升级”,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助其从“卖产品”向“卖品牌”转变。当前,脱贫地区不少农产品虽品质优良,但因缺乏品牌意识、标准化生产体系,难以卖出好价钱。银行可以联合农业农村部门、行业协会,为农产品生产主体提供“信贷+品牌建设”综合服务:对开展标准化种植、申请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的农户或企业给予利率优惠;设立“农产品品牌培育基金”,支持企业开展包装设计、市场推广;甚至可引入农业保险产品,为农产品品质、品牌声誉提供保障,增强市场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银行助力脱贫地区农产品销售,需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不同脱贫地区的农产品特色不同、产业链短板各异,银行不能“一刀切”地提供金融服务,应深入调研当地产业实际,推出适配性强的方案。比如,对依托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地区,银行可结合“乡村旅游线路”,设计“农产品+旅游”消费信贷产品,鼓励游客购买当地特产。

    脱贫地区农产品销售不仅关乎农民切身利益,更关乎乡村振兴的成色。银行作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主力军”,需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破解脱贫地区农产品销售的痛点、难点,让优质农产品走出深山、走向全国,让农民在产业链增值中获得更多收益,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的金融力量。

版权所有  《农村金融时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农村金融时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农村金融时报电话:010-83251703 网站电话:010-83251801 网站传真:010-83251801 电子邮件:ncjrs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