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农金网微信

强国号

2024年10月21日

星期一
您所在的位置: 观点 > 正文

银行需精准发力助农业农村协调发展

2025-11-09 02:58  来源:农村金融时报 

    日前,农业农村区域协调发展工作座谈会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召开。会议总结交流农业农村区域协调发展经验做法,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推动农业农村区域协调发展并取得实效,离不开金融力量的精准支撑。银行作为资源配置核心枢纽,唯有立足区域禀赋精准发力,方能为农业农村区域协调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区域协调的核心在于各展所长,金融支持需与区域战略同频共振,围绕不同区域定位构建差异化供给体系。针对长三角地区农业科技产业创新融合需求,银行可以联合政府部门设立农业科技创投基金,通过“信贷+股权”联动模式提供长期资金支持,开发全流程线上科技型农业企业融资产品,助力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落地;面对东北地区黑土地保护与粮食稳产任务,推出“黑土地保护专项贷”,将信贷投放与耕地质量提升挂钩,同时依托“保险+期货+信贷”工具分散农业经营风险,强化国家粮食“压舱石”金融保障。

    农村信用体系相对薄弱与数字化水平不足,是影响金融下沉深度的重要瓶颈。银行可以通过激活要素潜能、创新服务底层逻辑,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在信用赋能方面,联合村委会、农技部门建立农户信用档案,将土地经营权、预期收益等纳入增信维度,实现“无形信用”向“有形资金”转化,推动信用贷款利率下降与覆盖面扩大,为特色产业集中区域缓解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

    数字技术为金融精准触达提供了新的路径,银行需加速“三农”数字化服务布局,实现贷款申请、审批、支用全线上办理;在规模化种植区域,运用卫星遥感、物联网技术监测作物长势与经营数据,降低对传统抵押物的依赖,提升风险识别能力。同时,针对农业生产周期长、资金需求分散特点,开发“按季付息、到期还本”“随用随贷”等灵活产品,匹配农业生产资金流特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农业农村区域协调不是单一区域的“独奏”,而是跨区域的“合唱”,金融支持需强化生态协同,凝聚跨域发展合力。在跨区域协作方面,一些区域可建立跨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银行依托平台开展跨区域联合授信,支持毗邻地区农业产业链协同;还有一些区域可根据当地实际,共建特色农业信贷数据库,实现客户信用信息互认,助力和美乡村共建。

    多元主体协同是提升金融效能的关键,银行可以主动对接农业农村部门、科研机构、农业龙头企业,构建“政银科企”合作机制。

    农业农村区域协调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其作用不仅是资金供给,更是资源整合的纽带与风险分担的屏障。当银行的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到相关领域,各区域农业农村发展的比较优势必将充分释放,全国农业农村区域协调发展的画卷必将更加绚丽。

    本报编辑部

版权所有  《农村金融时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农村金融时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农村金融时报电话:010-83251703 网站电话:010-83251801 网站传真:010-83251801 电子邮件:ncjrs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