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耿文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8.34%;与此同时,新发放的普惠型涉农贷款平均利率持续下降。
上半年普惠型涉农贷款“量增价降”,是金融资源向“三农”领域倾斜的直接体现。
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的持续增长,意味着更多资金流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涉农小微企业和普通农户,有助于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更多渠道,也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新发放普惠型涉农贷款利率水平持续下降,得益于政策引导与市场发力的双重作用。一方面,国家通过降准、降息及再贷款等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降低融资成本;另一方面,金融科技的应用提升了风控水平,降低了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利率的下降为农户和相关主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有助于形成“低成本融资—扩大生产规模—增加收益”的良性循环。
不过也要看到,支持“三农”事业发展,金融机构仍需在“质效”和“长效”上下功夫。
金融机构要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的精准性,针对多元化的金融需求,设计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并提供相应的服务;同时深度参与农业产业链建设,提供“融资+融智+融商”的综合服务,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另外,健全风险共担机制仍不容忽视。涉农贷款面临较高风险,需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和信贷担保体系,及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增强金融机构放贷信心和农户经营稳定性。
展望未来,金融机构将以更精准、高效、可持续的活水浇灌“三农”沃土,与亿万农民共同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17:34 | 《农村金融时报》简介 |
14:26 | 农行玉溪分行年内投放二手房贷款... |
14:24 | 农发行新干县支行铺就乡村振兴“... |
14:20 | 农发行峨眉山市支行支持和美乡村... |
14:19 | 农发行桂林临桂支行贷款余额突破... |
14:14 | 农发行鹤峰县支行首次“尝鲜”粮... |
14:14 | 湖北沙洋农商银行创新推出“好企... |
14:13 | 河南镇平农商银行提升小微企业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