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农金网微信

强国号

2024年10月21日

星期一
您所在的位置: 观点 > 正文

用“绣花功夫”密织小微金融服务网——专访浙江义乌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吴志良

2025-05-18 21:05  来源:农村金融时报 

    ■本报记者 曹沛原 王爱静

    作为地方金融主力军,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辖内义乌农商银行坚守支农支小市场定位,以创新驱动、科技赋能、政策协同为抓手,用“绣花功夫”密织了全方位、广覆盖、精准化的小微金融服务网。

    截至今年4月末,义乌农商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26.18亿元,较年初新增13.42亿元。近日,记者专访了义乌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吴志良,了解到农商银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义乌特色方案”。

    记者: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启动以来,贵行如何与地方政府、监管部门联动,确保政策精准落地?

    吴志良:政策从出台到见效,关键在于执行。自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启动以来,我行快速响应、周密部署,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方位服务体系,成立由董事长任组长、分管副行长任副组长,公司金融部、零售金融部、授信评审部等部门负责人及22家一级支行行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同步在各支行设立专项工作小组,形成“总行统筹、条线协同、支行落实”三级联动机制,跑出服务“加速度”。

    记者:在缺乏抵押物的情况下,贵行如何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吴志良:要从根本上破解这一难题,必须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为此,我行精心制定“数据增信、担保分险、场景适配”三大策略,全力构建多层次、多元化金融产品体系,为小微企业提供精准高效的融资支持。

    具体而言,数据增信,就是让信用变为“真金白银”。我行深挖企业数据价值,以纳税信用、交易流水等数据为基础,创新推出“小微信易贷”“税银通”“流水贷”等信用贷款产品。通过多维度数据分析和深入调研,全面评估企业经营状况,依据纳税记录等给予合理授信额度。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大幅增加信用保证类贷款投放,让小微企业“信用”转化为“资金”,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担保分险则是借助外部增信力量破解小微企业担保难题。例如,我行与义乌市融资担保公司携手推广“普惠保”批量化担保业务,有效分散银行信贷风险,让银行敢贷、愿贷,小微企业能贷、易贷。

    场景适配策略就像“量体裁衣”。我行根据不同小微企业经营场景和融资需求,为其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例如针对商贸型小微企业,推出基于交易流水的“流水贷”,精准匹配其资金周转需求;对纳税规范的企业,以“税银通”产品为依托,将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信用;面向科技型小微企业,则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产品,满足其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的资金需求。通过“场景适配”,让金融产品与企业需求高度契合,提升金融服务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记者:在“应贷尽贷”的同时,如何通过尽职免责、差异化定价等机制降低风险?

    吴志良:一是分层管理,构建多维度定价体系。通过引入客户综合贡献度测算模型,将贷款定价权限划分为多层结构——总行行使基准利率制定权及战略性客户定价审批权,确保整体定价策略科学性和稳定性;支行行长基于区域市场竞争力评估,在授权范围内实施浮动利率调整,灵活应对地方经济特点;此外,根据客户对银行的综合贡献度给予差异化利率优惠,实现银企合作价值量化兑现。通过产品、客户、机构等多维度定价权限切割,形成“集中管控+弹性授权+动态调节”立体化管理架构,既保障定价灵活性,又确保有效管控风险。

    二是动态调整,精细化定价策略。我行贷款定价模型升级为“总行指导利率—机构调节系数—产品调节系数”精细化定价机制。总行结合市场竞争情况,制定贷款指导利率,为全行定价提供基准;对支行开展分层定价授权管理,将支行分为三档,每档权限按季度进行调整,差异化制定利率议价权限。实行动态跟踪与激励,建立跟踪和奖励处罚机制,按季动态调整定价策略,确保利率定价既适应市场变化,又能有效管控风险,实现风险与收益精准平衡。

    记者:面对汇率波动、回款周期长等挑战,贵行如何助力小微外贸企业行稳致远?是否有风险缓释措施?

    吴志良:我行依托义乌自贸区优势,设立自贸区金融服务中心,深化“开放金融提亮”工程,拓展跨境金融服务,为外贸企业提供跨境结算、贸易融资、汇率避险等一站式服务。例如,面对汇率波动、回款周期长等挑战,通过本外币联动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为小微外贸企业提供汇率风险管理工具,助其锁定汇率风险,降低汇率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出台针对外贸领域企业系列优惠政策,如降低贷款利率等,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截至目前,我行已服务超4000家外贸企业,服务覆盖率超80%,通过减费让利政策累计向涉外企业让利超6000万元。

版权所有  《农村金融时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农村金融时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农村金融时报电话:010-83251703 网站电话:010-83251801 网站传真:010-83251801 电子邮件:ncjrs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