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农金网
2023 年 www.zhgnj.com

疫情冲击下,金融机构该如何驰援小微企业——优势协同、量体裁衣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导致多个省市延迟复工安排,交通管制、商贸停业与人口流动限制,对国家经济增长短期内形成明显冲击,特别是对与经济波动强相关的中小微企业挑战严峻。如何运用金融创新帮助中小微企业纾困,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疫情之下,中小微企业何去何从?

  中小微企业在国内稳增长、稳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统计,目前中小微企业提供了50%以上的税收、创造了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完成了70%以上的发明专利、提供了80%以上的就业岗位、占企业总数的90%以上,并容纳90%以上的新增就业。然而,本次疫情的发展,如同一只黑天鹅,给中小微企业经营发展带来很大影响,特别是线下门店门可罗雀,交通物流运输受阻、旅游、实体教育、文化娱乐等更是惨淡。从清华、北大联合调研统计数据看,受疫情影响,29.58%的中小企业2020年营业收入下降幅度超过50%,58.05%的中小企业下降20%以上。同时,85.01%的中小企业认为其账面上的流动资金仅能维持公司运转不超过3个月,生存压力凸显。

  为了扶持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人民银行、财政部、银保监会等五部委出台政策应对疫情支持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江苏、上海、浙江、北京等多地下发配套措施,应对疫情对中小微企业的冲击,力度罕见。其中,财政税收手段、金融手段是最核心的举措。从宏观政策看,央行2月连续投放1.7万亿流动性,并启动专项债和定向再贷款。从具体政策看,主要要求金融机构降低企业的资金使用成本,包括降低疫区企业和客户贷款利率;维持企业和个人客户的流动性,不抽贷、断贷、压贷,并推动贷款展期、无还本续贷、暂缓记入征信等。同时,也要求小贷、租赁、保理等非银金融机构加大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并提升金融机构线上化服务能力。

  二、千行千面,金融驰援需量体裁衣

  虽然政策利好频出,但如何从宏观政策传导到微观个体,如何实现“金融活水”的定向滴灌,对不同处境的小微企业精准施策,是金融服务机构需要破解的难题。特别是不同行业受疫情影响各不相同,有的处于阶段性困难疫情过后可能复苏,有的可能需要经历一个复苏周期,有的新兴行业在疫情下逆势增长。同样,不同状态下的中小微企业在用款周期、节奏、服务方式上都会有差异,有的需要临时性的应急流动资金支持,有的需要复工后尽快恢复生产经营的融资需求,还有的是临时扩大再生产的资金支持,唯有量体裁衣,才能让金融服务落地开花。

  (一)餐饮、交通运输等行业短期受较大影响,但疫情过后有望快速回温。据统计,2019年春节期间餐饮零售企业销售额超过1万亿元。当前,国内餐饮行业在疫情蔓延的情况下,受到较大影响。从1月23日开始,为避免因聚餐而产生的交叉感染,全国各地陆续下达关于餐饮停业的通知,行业几乎全面暂停营业。这让以中小企业为主体,原本就面临“三高一低(房租高、人力成本高、食材成本高、毛利低)”的餐饮行业雪上加霜。餐饮龙头西贝董事长指出,其春节前后的一个月时间将损失营收7-8亿元,公司现金流扛不过3个月,广大餐饮中小企业压力更大。按照普华永道估算,2020年春节受疫情影响,餐饮行业收入或减少50%至70%,相当于损失额5000亿至7000亿元。同样,受到“封城”城市数量持续增加影响,外加返乡或外出旅游人数大幅减少,给交通运输业带来明显冲击。据交通运输部估计,2020年春节假期10天,全国铁路、道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1.9亿人次,比2019年春运同期下降近73%。截至2月6日,春运前27天全国发送旅客量比2019年同期下降35%。而在运输行业中,特别是道路和水运运输中,中小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需要引起关注。但必须看到,餐饮与交通运输是民生刚需,物流更是诸多产业的关键环节,一旦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餐饮和交通运输行业将率先得到恢复,解除“限行”后百姓出行、货运运输和聚会就餐有望呈现一个爆发式恢复增长。此类餐饮、运输等停摆企业面临的是疫情期间维持企业生存和就业稳定的应急流动资金缺口和复工后经营恢复的资金缺口。

  (二)商贸零售、教育培训等行业两级分化,线下业务受严重冲击,新零售和线上教育孕育新机会。为了防止疫情蔓延,除了部分商超外,很多实体店铺和专业市场纷纷停业。同时,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学生在家不外出、不聚会、不举办和参加集中性活动,各培训机构也按要求取消各类线下课程。这些举措对缓解疫情十分关键,但对于一些极度依赖线下场地的教育培训机构对其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与此同时,行业呈现分化之势,新零售和线上教育等异军突起。从新零售看,人工智能、物联网和移动支付等新技术推动无接触零售快速发展——阿里无人超市率先登录火神山医院。生鲜电商、医药电商更是异军突起,如叮咚买菜APP大年三十当天订单量同比增长300%,并实现了客单价翻倍。从线上教育看,全国多地中小学和学而思等教育机构纷纷开设云课堂、云直播等,钉钉APP更在数千万中小学生的需求和感召下,超越微信成为应用商店下载榜首。在开学延期的大趋势下,在线教育必将迎来历史发展新契机。

  (三)医药、电商与信息技术等行业逆势飞扬。疫情蔓延,医疗设备、抗菌药、口罩、消毒用品等销量飙升,使得医药行业短期将受益于疫情带来的需求扩张,行业增速呈现阶段性提升,并存在突发增产带来的紧急备货资金缺口。同样,电商行业,更是延续多年快速增长的趋势,京东、淘宝等在线订单激增,而躺在沙发上刷手机看直播带货成为网购新时尚,并使得电商平台商户融资需求大增。而2月初各地陆续复工后,居家远程办公带动信息技术行业需求暴增,远程签到、多人视频会议、远程协助文档等成为很多职场白领的日常。远程办公作为一种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将在大规模实践中促进相关信息产业发展,并带动相关轻资产行业的融资需求增加。

  三、同舟共济,金融业“多家合”支持中小微企业

  疫情下,不同处境中的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呈现多样化、分散化、复杂化的特点。银行业和非银金融机构在小微融资领域,客群定位和能力优势各异,各类金融市场主体以协同身位丰富供给结构层次将是一种高效的应对策略。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银行系资金成本低、业务种类广、覆盖地域广、产品类型多等特点,创新服务好中小微企业。另一方面,“7+4”等受地方金融机构监管非银金融机构,也要充分发挥其灵活性强、效率高、客户差异化等特点,与传统银行机构形成差异化优势互补,形成层次丰富的供给机构,更有效广泛的服务中小微企业纾困发展。

  (一)银行系金融机构

  1、平衡好风险与业务发展,全面快速服务中小微企业。一是要围绕疫情防控融资需求,建立快速响应机制,通过启动绿色审批通道、简化业务流程等方式,提高医疗、卫生、运输等企业授信审批效率,满足疫情防控应急资金需求。二是要做好区域、客群的风险防范与识别,区分行业特点和中小微企业的生命周期,优化模型与策略,并做好存量业务贷后管理。三是可以借助信用保证保险、融资担保等增信措施,做好风险缓释,协同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2、顺应轻资产行业快速发展特点,开展金融创新。为防控疫情催生的居家办公、线上教育、电商、新零售等新兴领域,融资需求都可能迎来快速增长期。但这类轻资产企业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可抵押资产较少,能够体现企业竞争优势在于人才、专利、产品设计、技术研发等不可见的、非实物性的资产。这些轻资产看起来比较“虚”,不像土地、厂房、原材料等重资产,可查勘、易评估,能计量,可记账,传统信贷模式难以衡量。金融机构一定要把握行业特性,因地制宜开展特色金融创新。比如,可以以电商平台流水做好授信测算依据,开展网络店铺贷款;通过线上教育点击率和流量作为测算依据,开展小额信用贷款,服务轻资产行业。

  3、加强大数据等金融科技应用,打造端到端全流程服务体系。受疫情影响,传统网点和线下经营模式均受到很大冲击,广大金融机构都将金融科技提到了更为重要的位置。从举措看,一是加强电子渠道布局,实现手机银行、网络银行等多产品在线加载和服务优化,提升线下业务线上化水平。二是加强在线风控创新,特别是打造涵盖贷前远程进件,贷中远程面审、微表情、智能问答库等,贷后大数据监控、智能催收等的全流程体系。三是要在业务系统创新的同时,也要加快金融科技在管理运营领域的创新应用。

  (二)非银系金融机构

  1、充分发挥信用保证保险、融资担保的风险缓释作用,撬动更多资金服务中小企业。一是要充分发挥信保、融资担保作为“信用中介”在服务长尾小微方面的独特触点和风控优势,着重发力银行无法触达和覆盖的小微企业,依据不同企业生命周期和风险情况,提供适合的融资解决方案。。二是要积极探索能够增强风险负荷能力的增信机制,比如联合增信。多项卓有成效的普惠金融实践验证了联合增信的价值,如:在河南兰考模式的“四位一体”风险分担机制中,保险和担保按比例共担风险;在安徽省“4321”政银担模式中,省担保集团和融资担保公司则共同参与了风险分担。新冠疫情加剧小微企业的经营波动,而信保、担保、联保等多元增信方案能够适应不同金融机构风险偏好,高效连接小微群体和资金资源。三是要用科技赋能创新担保业务。比如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与包括采购、交易、物流等产业平台开展合作,围绕核心企业场景化业务上下游、涉农产业的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开展普惠型担保创新。

  2、顺应不同企业生命周期和风险偏好,开展小额贷款业务。作为服务普惠金融的一支力量,小贷行业与中小微企业、“三农”、个体工商户等严重受灾群体实际上也是一种“唇齿相依”的关系。2月3日,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协会发出倡议,鼓励会员加强对疫情防控相关领域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做好金融服务工作。具体来看,一是小贷公司要围绕行业特点、风险表现和发展趋势,一户一策的开展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甄别和评估,对于医疗、在线教育等行业加大投入力度,对于暂时受灾但发展势头良好的企业予以展期、无还本续贷等服务。二是要针对不同类别客户,围绕生命周期特点分类施策,做好贷后管理工作,防范风险实现可持续经营。三是小贷行业也应加大对在线服务模式的应用创新,推动自身线上化服务转型。

  3、推动医疗设备、厂房租赁等服务,开展金融租赁创新。一是部分金租公司可有针对性的增加医疗设备融资租赁投放力度,通过融资租赁、经营租赁等多种业务形式,为资金实力不足的中小医疗机构提供医疗设备支持,支持疫情防控。二是通过汽车租赁租金优化等方式,支持运输物流类中小企业发展。三是通过设备租赁、机械租赁等方式,支持中小企业恢复再生产。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大趋势不会变,但疫情短期阵痛对中小微企业影响不可忽视。广大银行和非银金融机构一定要并肩作战,通过金融创新帮助中小企业纾困,稳增长、稳就业,打赢新冠防疫攻坚战。

  关于平安普惠金融研究院

  平安普惠金融研究院隶属于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营公司下属公司——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依托于集团深厚金融背景,平安普惠金融研究院联合政府、高校、智库等外部力量,致力于专业的金融行业研究,把脉小微信贷的发展脉络、洞察小微信贷的政策动态、市场格局、模式演变、前沿科技等领域,为业界提供原创、深入的行业视点,贡献国内外优秀创新实践案例。

Title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