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美丽
日前,中国人寿财险山东省滨州市中心支公司凭借创新实施的“减灾防灾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项目,荣获山东省滨州市“农业科学技术奖”的科技进步奖。
“‘减灾防灾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项目由滨州市财政局、农业农村局牵头,由承保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中国人寿财险滨州市中心支公司和参与农户共同投入资金组织实施。”滨州市农业农村局计划财务科科长邢承军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该项目自2023年下半年开始在博兴县创建,在粮食作物投保政策性完全成本保险的基础上,通过采用先进实用的滴灌技术、新型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模式,对防范和抑制农作物生长期间出现的旱灾、风灾和病虫害等灾害产生了明显的效果,并起到了前期小投入避免后期大损失的作用,一体化破解了农业风险减量难题,降低了保险公司赔付成本。”
据了解,小麦、玉米收获期间,滨州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组对该项目进行实打测产,取得了与喷灌试验区、大水漫灌试验区综合对比增产10%以上的良好成效,成为不断挖掘粮食增产潜能、创造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典型案例。
博兴县曹王镇绿博家庭农场参与了该项目试点工作。据农场负责人于华强介绍,农场所种的小麦在后期天气持续干旱的情况下,利用水肥一体化防灾减灾高产创建项目,实现了天旱地不旱,累计增收12万多公斤,增收近30万元;秋粮在先旱后涝的情况下,依然获得了大丰收。
“‘减灾防灾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项目作为财金联动推进农业风险减量的创新模式,有效提高了防灾防损效果,既保证了粮食增产,又达到了保险机构从灾后被动理赔到灾前主动防范的目的。”滨州市财政局金融科科长刘冬表示。
参与滨州市“农业科学技术奖”评定的相关农业专家指出,在传统的农业保险模式中,保险机构通常在自然灾害发生后进行勘损理赔,角色相对被动单一。而中国人寿财险滨州市中心支公司的获奖项目,创新性地将“减灾防灾水肥一体化技术”与金融保障深度融合,打破了原有固定模式,通过科技赋能实现了风险减量管理和增产增收。这也是该项目能够在众多参评项目中脱颖而出,并最终获奖的主要原因。
“该项目利用水肥一体化滴灌等新技术、新模式,集成组装了农业生产防灾增产的新模式,也为农业保险防灾减灾提供了新路径。”中国人寿财险滨州市中心支公司总经理夏效群表示,“公司将在做好项目进一步推广应用的同时,针对粮食价格起伏波动的市场特点,开办三大粮食收入保险,在保证粮食增产的同时,解决好‘增产不增收’的矛盾,为乡村振兴提供金融活水。”
(通讯员高奇、徐超超、崔广勋对本文亦有贡献)
| 12:18 | 哈尔滨香坊区高端电气装备智能制... |
| 17:34 | 《农村金融时报》简介 |
| 14:26 | 农行玉溪分行年内投放二手房贷款... |
| 14:24 | 农发行新干县支行铺就乡村振兴“... |
| 14:20 | 农发行峨眉山市支行支持和美乡村... |
| 14:19 | 农发行桂林临桂支行贷款余额突破... |
| 14:14 | 农发行鹤峰县支行首次“尝鲜”粮... |
| 14:14 | 湖北沙洋农商银行创新推出“好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