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田耿文
“人保的工作人员到我家办理奶牛保险,用手机对奶牛进行拍照,不到一分钟就完成了奶牛脸部信息采集和上传,又快又省事。以前只听说过人脸识别,没想到牛脸也能识别。”近日,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一位奶牛养殖户向《农村金融时报》记者感慨地说道。
这是人保财险新疆分公司在依托物理网点基础上,坚持“科技为生产服务”导向,加快农业保险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人保财险新疆分公司不断创新农险品种和服务模式,农险险种已基本覆盖全区主要农产品,实现对全区“米袋子”“菜篮子”“油瓶子”“果盘子”“肉案子”的保险全覆盖。
在提高保险覆盖面的同时,人保财险新疆分公司还着力提高保险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该公司在依托物理网点的基础上,坚持“科技为生产服务”导向,加快农业保险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投入大量资金积极引入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导航定位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无人机、动物皮下植入式电子标签RFID、牛脸识别等现代化新技术,将与农险业务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天空地”一体化农业保险技术服务,加强对农险承保理赔风险的全面管控,实现农业保险“按图承保、按图理赔”“承保到户、理赔到户”。
此外,人保财险开发运用“耘智保”APP,实现农险承保理赔全流程线上化办理,极大提升了承保理赔服务效率,用数据多跑路,换来了让农民少跑腿。农户体验有真实感,承保快捷又方便。
特别是本着“上医治未病”的理念,人保财险新疆分公司将防灾减灾环节前置,尽可能减少农业灾害的发生。
该分公司建立“防在成灾前、抗在最前线、赔在第一时”农险大灾紧急应对机制,深入开展“承保+减损+赋能+理赔”服务新逻辑,通过加强与气象、农业农村等部门的协调联动,通过人工影响天气手段,对可能发生的灾害进行干预。积极开展灾害监测预警和灾前防控,成为支持农户灾后恢复生产的重要力量。该分公司还建立农险风险管理机制,第一时间启动大灾应急机制,对应机构层级负责人挂帅指挥,统筹调配专家团队、业务用车、无人机、遥感服务、协赔人员等资源,及时开通预赔、快赔等绿色服务通道,充分利用乡镇农网机构和农险队伍,积极应用科技监测技术进行精准定损。
“新疆地广人稀,农业保险标的非常分散,点多面广。”人保财险新疆分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为解决保险服务农户“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公司全面启动“三农”保险基层服务网络建设,持续加大各类资源包括站点、设备、人力、员工培训等方面的投入。目前,该分公司在全区所有县、乡镇设立机构,在所有行政村设置了“三农”营销服务部,累计配置“三农”服务车680辆,翻山越岭地为农户提供面对面服务,形成了上下贯通、纵横交错的“三农”保险服务网络。
12:18 | 哈尔滨香坊区高端电气装备智能制... |
17:34 | 《农村金融时报》简介 |
14:26 | 农行玉溪分行年内投放二手房贷款... |
14:24 | 农发行新干县支行铺就乡村振兴“... |
14:20 | 农发行峨眉山市支行支持和美乡村... |
14:19 | 农发行桂林临桂支行贷款余额突破... |
14:14 | 农发行鹤峰县支行首次“尝鲜”粮... |
14:14 | 湖北沙洋农商银行创新推出“好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