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田耿文
近年来,人保财险以科技赋能风险防控,以创新驱动服务升级,编织防灾减灾“安全网”,让百姓生活更有安全感,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更多韧性与底气,用实际行动诠释金融央企的责任与担当。
河北保定清苑:
西瓜田里的“防雹战役”
保定清苑作为华北地区重要的西瓜种植基地,经常会遭遇大风、冰雹等自然灾害的侵袭。自2019年起,人保财险推出定制化西瓜种植保险:每亩地保费90元(政府补贴63元,农户自担27元),最高可获1500元的风险保障,并根据生长周期实行差异化赔付(定苗期全损赔付20%,成熟期全损全额赔付)。
自2023年起,人保财险河北保定分公司联合气象部门购置了8门空气聚能炮,用于防雹消雹,实现“灾前预防+灾中干预+灾后理赔”全链条服务。
截至目前,当地西瓜保险承保面积从1万亩扩至4万亩,灾害损失率从65.3%降至4.31%,瓜农们的“揪心季”逐渐变成“安心季”。
河北衡水:
农房与自建房的“双重守护”
在河北衡水,政府统保的农房保险保费为每户每年10元,最高可赔付4万元,理赔款最快3天到账。2024年,由人保财险牵头的中国城乡居民住宅巨灾保险共同体在河北落地全国首个全灾种巨灾保险方案,衡水农户纳入“政策性保险+商业保险+巨灾保险”三层保障体系,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
针对衡水市桃城区15万栋自建房存在的安全隐患,人保财险联合清华大学研发“房扫扫”智能设备,巡检员手持设备拍摄房屋照片,后台通过物联网和大数据自动生成风险报告,可精准识别结构隐患。截至今年4月份,人保财险利用该设备已排查6240栋房屋,修缮3处重大隐患,构建起“体检+监测+治理+保险”一体化保障模式。
广东揭阳惠来:
海洋牧场的“气象哨兵”
在“中国鲍鱼苗之乡”广东惠来县,一场台风曾让养殖户全年心血付诸东流。自2021年,人保财险在惠来推出“基本险+气象指数”综合保险:每口养殖池年保费320元,最高可赔付1万元。该保险将台风、高温、暴雨等气象预警与养殖风险实时联动。
2024年超强台风“摩羯”过境期间,该预警系统自动触发7次,340万元理赔款24小时内直达养殖户账户,无须申报、勘察。
山东德州:
吨半粮田的“数字卫士”
在130万亩“吨半粮”核心产区山东德州,人保财险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卫星云端俯瞰墒情、无人机低空巡查长势、田间设备实时监测病虫害,通过历年数据比对生成风险预警图,为粮食生产装上“数字防护盾”。同时,人保财险创新推出示范区产量保险和节气气象指数保险,实现德州“吨半粮”从“保成本”向“保产量”“保收入”跨越。
去年,人保财险累计为5542万户次农户提供超2.1万亿元风险保障,三大主粮作物累计赔付金额超100亿元。
全国巨灾应对:
科技驱动的“应急先锋”
面对台风、暴雨、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人保财险的“巨灾安澜”服务平台成为“超级大脑”:实时监测灾害范围、精准定位风险点、调度38000余名理赔人员。
2023年7月,台风“杜苏芮”席卷京津冀,人保财险启动大灾应急预案,单日最高施救车辆达1190台,累计接报案超7200件,赔付金额接近6亿元。2024年6月,广东梅州突遭特大暴雨侵袭,人保财险投入救援力量,累计接到灾害报案1.8万宗,赔付金额高达2亿元。今年1月,西藏日喀则定日县突发6.8级强震,人保财险第一时间开展救援理赔。
截至去年年底,人保财险巨灾保险覆盖人数提升至4.1亿人次,其联合40余家保险公司成立的中国城乡居民住宅巨灾共同体,为全国6439万户居民提供22.4万亿元巨灾风险保障。
无论是冰雹、大风等极端天气,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还是日常房屋检修、农业生产场景,人保财险始终以科技赋能风险防控、用创新回应民生期待,为风险“做减法”、为保障“做加法”。
17:34 | 《农村金融时报》简介 |
14:26 | 农行玉溪分行年内投放二手房贷款... |
14:24 | 农发行新干县支行铺就乡村振兴“... |
14:20 | 农发行峨眉山市支行支持和美乡村... |
14:19 | 农发行桂林临桂支行贷款余额突破... |
14:14 | 农发行鹤峰县支行首次“尝鲜”粮... |
14:14 | 湖北沙洋农商银行创新推出“好企... |
14:13 | 河南镇平农商银行提升小微企业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