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农金网微信

强国号

2024年10月21日

星期一
您所在的位置: 保险 > 正文

多渠道化解普惠保险商业可持续难题

2024-11-18 13:58  来源:农村金融时报 

    ■本报记者李美丽

    出台及完善普惠保险的顶层设计、明确普惠保险的发展目标、划定普惠保险发展重点……近年来,普惠保险作为我国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业内对其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在当前建设金融强国的背景下,研究探讨如何推进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正当其时。

    近日,在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主办的2024普惠保险峰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普惠保险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从多角度开展了讨论。

    普惠保险发展势头良好

    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邢鹂认为,多年来,得益于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市场主体积极参与,我国普惠保险服务供给不断深化,产品类型不断丰富,社会覆盖面逐步拓展,普惠保险整体呈现稳步发展势头,其中农业保险已经占到普惠保险的半壁江山。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财政部国有金融资本运营评价中心原主任胡学好表示,农业保险在中国普惠保险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不仅为几亿农户提供4.5万亿元风险保障,规模世界第一,同时也形成了完整的政策体系、支持体系和组织体系。

    “从发展战略来看,农业保险的发展立足现实,稳步推进,从粮食产品到经济作物,从主产区到其他区域,保障水平逐步提高。从支持体系上看,中央和地方财政上下联动,共投入6500亿元支持农业保险发展。从推进方式上看,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多管齐下,使农业保险形成合力,实现从无到有,深受农民欢迎。”胡学好说。

    中共宁波市委金融办副主任、市委金融工委委员、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长周逸斌则分享了宁波市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在探索普惠保险发展方面取得的经验。

    “全国首个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落地宁波以来,我们成果丰硕,如创新了280多项产品,其中50多项向全国或全省推广,但最重要的是形成了比较好的生态。”周逸斌表示,具体来看,一是认识上,宁波社会各级和政府部门对学习保险、认识保险、运用保险的意识大幅度提高;二是体系上,宁波初步形成了“机构+智库+平台+文化”比较完整的生态体系;三是理念上,宁波提出全域全产业链保险,也探索了“保险+科技+服务”的新模式,以及开展增进型保险的探索。

    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尽管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当前普惠保险发展仍存在服务广度、深度不够以及创新不足等问题,保险供给与人民群众保障需求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普惠保险的可持续发展方面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

    “普惠保险作为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消费者对于保险的态度比较复杂,机构在拓展普惠保险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大家保险集团原总经理、上海仁达普惠金融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徐敬惠表示。

    徐敬惠认为,需要更新普惠保险在理念、模式、政策和评价上的认知,同时要进一步开展普惠保险宣传教育,并寻求政策配套和多方协同。同时,要着力解决普惠保险发展中的一些基础性问题,健全普惠保险体系和评价指标,鼓励跨界协同和创新模式,调动社会民间力量,探索建立普惠保险网络,发挥好风向标和指挥棒的作用,总结、提炼、推广成功案例,鼓励更多机构和个人参与普惠保险发展。通过这些措施,提升保险的覆盖面和渗透率,充实社会保障功能,推动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

    胡学好认为,未来普惠保险发展可借鉴农业保险的政策体系、支持体系及运作方式,也需要财政支持和商业可持续性两个关键因素的支撑。而实现商业可持续需良好的商业设计和政策体系,包括机制、支持体系、发展节奏和保险激励的可持续性。

    “我们在实际调研中发现,有些地区在农业保险投保中存在‘以赔促保’或‘协议理赔’的问题。”在圆桌论坛上,农业农村部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有些政策和制度不太健全,使得农业保险缺乏区域之间的统筹,也无法实现年度之间的统筹,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对此,上述工作人员建议,一方面,在农业保险发展过程中要统筹考虑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分别为其制定政策,进一步优化农业保险运行机制;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健全保险的精准理赔机制和监管机制,特别是在理赔过程中提高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话语权,同时加强对农业保险业务的监管,特别是利用信息化系统,防止出现虚假承保以及协议理赔的现象。

    谈及宁波市探索发展普惠保险遇到的问题,周逸斌介绍,从政府端来看,一方面是财政投入可持续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如何更好体现具体项目绩效的问题。从消费端来看,群众最大的问题是获得感不强,以长护险为例,宁波市已经有800多万人参保,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但目前享受到长护险服务的仅有2万多人。从市场端来看,保险公司利益、群众利益、政府利益以及涉及到的第三方机构等之间的利益很难平衡。

    如何更好地解决普惠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周逸斌认为,一是理念要转变,政府要引导全社会提升对保险的认识,同时保险行业和保险公司也要转变理念;二是服务要前置,要让群众在投保后享受到保险公司的服务,提升其获得感;三是机制要优化,要让各方在保费收入、利益分配与长期市场拓展和绩效方面实现优化和可持续发展;四是生态要共创,形成政府培育市场、机构优化生态、市场自发升级的生态,使普惠保险的商业性可、持续性得到保证。

版权所有  农金网
农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农村金融时报电话:010-83251703 网站电话:010-83251801 网站传真:010-83251801 电子邮件:ncjrs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