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爱静
近日,《农村金融时报》记者来到浙江省遂昌县石练镇高标准农田,只见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农民操作着联合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到处一派忙碌劳作的景象,轰隆隆的机器声似乎是在庆祝今年的丰收。
遂昌县是杂交水稻制(繁)种大县,多年来坚持培育壮大杂交稻制(繁)种产业,目前全县种植面积达1.74万亩,产量1910吨,产值达5000万元。
为满足农业农村市场需求,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支持现代种业振兴发展,推动杂交水稻制(繁)种产业高质量发展,帮助种植户提高自然灾害风险保障水平,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遂昌支公司(以下简称“遂昌支公司”)创新保险产品,推出地方财政补贴性杂交水稻制(繁)种自然灾害损失保险,为杂交水稻制(繁)种再增添一道保障,更好保护农户收益。
“我们开发了石练镇的水稻制种保险地方特色条款,每亩保额500元,农户原本的政策性的制种水稻保险,保额2200元/亩,现在再加上这个自然灾害损失保险,整体保额从原来2200元/亩提升到了2700元/亩,相当于有了‘双重保险’,杂交水稻制种再也不是‘靠天吃饭’了。”遂昌支公司主要负责人徐景向《农村金融时报》记者介绍。
据了解,石练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又四周山体环绕、中间低平,具有一定的盆地气候,十分适合水稻生长。但在每年7月至10月期间,水稻处于抽穗和成熟期,一旦遇到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自然灾害就会造成受灾减产,损害种植户利益。
“种植户的制(繁)种水稻只要符合相关条件即可投保,7月10日零时起至10月20日24时之间,种植户受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旱灾等影响直接造成减产损失的,每亩可获赔500元。”遂昌支公司工作人员表示。
遂昌县种粮大户张振华对记者说:“种粮就怕自然灾害,出穗期遇上台风天,倒伏严重基本就是白种了,但是有了这个自然灾害保险,就不担心亏本了,明年打算再扩大种植规模。”
“高标准农田改造后,插秧、收割、无人机植保等全部可以机械化操作。每亩从之前600元左右的人工支出降低到120元,大幅节省了农民生产成本。”遂昌县石练镇副镇长尹伟锋向记者介绍,“现如今,机械化操作降低了种植成本,农户还有双重保险,种粮更有底气了。”
截至9月末,遂昌支公司为石练镇41户(次)农户,共计2850亩制种水稻提供了142.5万元的补充保险保障。
杂交水稻制(繁)种自然灾害损失保险,帮助农户守住了“钱袋子”,但是保障远不止此,如何用保险守住“粮袋子”,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徐景表示:“保险服务要走进农户,走在前端,为农户发展保驾护航。”
目前,高标准农田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工程质量难把控。高标准农田验收合格使用后,可能存在潜在工程质量缺陷问题,导致使用年限缩短,影响工程长期有效发挥效益。二是建后使用缺管护。一方面没有安排管护修复专项资金,另一方面管理成本高、效率低,“管好用好难”的问题突出。三是灾害风险无保障。遂昌作为山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气候条件分布差异明显,高标准农田设施容易受到损坏,修复资金、修复时效均无法保障。
据了解,遂昌支公司引入高标准农田IDI保险的商业保险机制,为石练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过程中出现的风险提供了保障。
据统计,截至9月末,遂昌支公司聘请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已为石练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服务6次,共发现26个风险点,一般技术风险6个、轻微技术风险14个、正常技术风险3个、风险保留3个。
14:31 | 农发行浙江舟山市分行获批1.9亿... |
13:41 | 农发行昆明市东川区支行 再投470... |
14:35 | 农发行广东东莞市分行发放粮油购... |
14:35 | 农发行江西吉安县支行助推企业秋... |
14:35 | 农发行江西省分行支持农产品流通... |
14:26 | 农发行广西隆安县支行持续发力“... |
14:25 | 浙江海宁农商银行加大涉农信贷支... |
14:25 | 山西孝义农商银行扎实做好各项安... |